叙利亚最新暴力冲突中的关键角色:从德鲁兹人和贝都因人到政府军  第1张

贝鲁特(美联社)——本周震动叙利亚南部的冲突已造成数百人死亡,其中包括平民,并卷入了众多当地和国际势力,重现了叙利亚多年内战的复杂态势。

这场暴力事件凸显了叙利亚新政府面临的困境。去年12月,伊斯兰主义领导的叛军通过闪电攻势推翻了长期独裁者巴沙尔·阿萨德,数月后新政府仍在艰难巩固对全国的控制。

虽然叙利亚当前的关键参与者和联盟关系与内战时期有所不同,但局势依然错综复杂。

在美国、土耳其和阿拉伯国家斡旋的停火协议生效前,苏韦达省经历了四天的暴力冲突。以下是主要参与方的情况。尽管仍有零星暴力报道,但周四停火协议基本得到遵守。

政府军

临时总统艾哈迈德·沙拉领导的新政府是叙利亚在国际上的代表。他领导的"解放叙利亚委员会"组织曾是基地分支,后脱离该组织,成为反阿萨德的主力军。

掌权后,沙拉采取更温和的立场,倡导共存,并与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其政府面临少数族群的疑虑——包括阿萨德所属的阿拉维派、基督徒、叙利亚库尔德人和德鲁兹人——并爆发过教派冲突。大马士革还难以将包括极端分子在内的各前反叛团体整编为专业军队。

在苏韦达,沙拉政府军介入当地贝都因部落与德鲁兹民兵的冲突,最终却与德鲁兹人交火,引发以色列空袭——以方声称是为保护德鲁兹人。据称部分政府军士兵杀害德鲁兹平民,并抢劫焚毁房屋。

德鲁兹人

德鲁兹教派起源于10世纪伊斯兰教什叶派分支伊斯玛仪派。全球约100万德鲁兹人中过半居住在叙利亚,其余主要分布在黎巴嫩和以色列(包括1967年中东战争中被以色列从叙利亚夺取、1981年吞并的戈兰高地)。

叙利亚内战期间,德鲁兹人分裂为支持阿萨德(其给予他们一定自治权和免兵役待遇)和反对派两派。他们建立民兵组织,部分是为防御视其为异端的伊斯兰武装分子。

本周冲突前,德鲁兹人内部就存在融入新政府与维持自治的分歧。

贝都因人

虽然苏韦达以德鲁兹人为主,但也是逊尼派穆斯林贝都因部落的聚居地,双方时有冲突。

2000年因土地纠纷引发骚乱,阿萨德部队介入并向德鲁兹抗议者开枪。2018年伊斯兰国袭击苏韦达德鲁兹人致200多人死亡后,德鲁兹人指控贝都因人协助武装分子。

据英国战争观察组织"叙利亚人权观察"称,此次冲突始于苏韦达某贝都因部落设检查站袭击抢劫德鲁兹人,引发报复性攻击和绑架。

沙拉部队以恢复秩序为名介入,但偏袒贝都因人。据称部分德鲁兹团体在停火后对贝都因人实施了报复袭击。

以色列

以色列常对叙利亚内战期间支持阿萨德的伊朗及亲伊朗势力发动打击。阿萨德倒台后,以方对大马士革新伊斯兰政权心存疑虑。

以军夺取了联合国巡逻的叙利亚缓冲区,并空袭军事据点,称旨在建立大马士革南部的非军事区。

美国一直推动叙以关系正常化。叙利亚官员承认与以色列进行间接会谈以缓和紧张局势。

本周苏韦达冲突升级期间,以色列加大干预力度,称要保护德鲁兹人——该群体在以色列被视为忠诚少数并常服役军中。以军对苏韦达周边叙利亚部队车队发动数十次空袭,并打击了大马士革市中心的叙利亚国防部总部。

美国

具有分水岭意义的是,特朗普总统5月访问沙特时会见了沙拉,这是华盛顿对试图巩固统治的大马士革新当局的重要支持。

苏韦达暴力事件期间,一直推动叙以建交的美国展开密集外交推动停火。

国务卿马克·卢比奥表示美方对暴力"深感忧虑",称其"直接威胁建设和平稳定叙利亚的努力",并称华盛顿正与叙以政府"持续反复磋商"以缓和局势。

土耳其

作为美国和沙拉政府共同盟友的土耳其也参与了苏韦达调停。

安卡拉希望大马士革存在强大政权,主要关切是遏制叙土边境库尔德势力——特别是库尔德领导的"叙利亚民主军"(SDF)。

尽管库尔德SDF是美国盟友且在打击伊斯兰国中发挥关键作用,但土耳其因其与库尔德工人党(PKK)的联系视其为恐怖组织。PKK在土境内实施长期叛乱。

库尔德武装

库尔德领导的SDF控制叙利亚东北大部,未参与苏韦达冲突。但其武装曾与现属叙利亚新政府军的土耳其支持团体交战。

3月,SDF与大马士革签署华盛顿支持的里程碑协议,规定库尔德武装将并入叙利亚新国民军。协议还要求将现由SDF控制的叙伊、叙土边境口岸及东北部机场、油田移交中央政府。

但协议细节模糊,双方对实施方式存在分歧。苏韦达冲突可能使这些讨论进一步边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