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负担已达“历史峰值”,工会疾呼:课堂之外,谁来解压?  第1张

【编者按】教育不该是万能的!当学校变成“社会救助站”,教师被迫承担起食品银行、住房援助甚至家庭纠纷调解等职责,我们是否该反思:教育的边界在哪里?这篇来自英国教育界的重磅报告撕开了当下教育系统的隐痛——教师正在为破碎的社会公共服务买单。当课堂变成慈善前线,粉笔与面包如何兼得?这不仅是他国难题,更是全球教育共同面临的灵魂拷问。以下内容值得每个关心教育的人深思——

教师工会发出警告:学校和大学领导者及教师背负的负担已经“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度”。

英国学校与学院领导者协会(ASCL)报告指出,由于资金不足的公共服务体系“正在崩塌”,学校不得不运营食品银行并为家庭提供住房支持。

该协会强调,这些服务固然重要,但绝不能继续成为学校和教师的职责。

ASCL战略政策总监朱莉·麦卡洛克直言:“近年来,社会对学校的期待早已超越教学范畴,扩展到承担广泛的社会责任。

“部分原因可追溯至疫情,但更与儿童贫困率高企及公共服务崩溃有关,这意味着学校被迫承担善后工作。”

ASCL首次明确划界:哪些服务应由学校合理提供,哪些应归属其他机构(学校可协助联络)。

报告强调,牙齿检查、学生家庭健康状况、校外社交媒体行为管理等都不应指望学校负责。

“从运营食品银行、住房支持,到解决停车纠纷和调解家长矛盾,学校和教师的负担已达历史峰值,”麦卡洛克补充道,“这些问题固然重要,但不能永远由教育工作者扛着。”

报告同时指出,若获得足够资金与资源,学校可合理承担部分责任,包括:为学生提供技术支持、关注个人卫生、落实教育健康关怀计划(EHCP)、减少青少年暴力等。

布里斯托大学去年研究发现,学校已成为慈善食品和家庭援助的最大来源——约五分之一学校运营着食品银行。

ASCL呼吁政府像制定国民医疗服务体系(NHS)那样推出教育长期规划,并明确划分地方服务责任主体。

该协会强调,学校需要充足资金履行核心职责,政府更应投资儿童服务体系,确保扶贫战略真正惠及困境家庭。

据悉,英国政府将于今秋公布儿童贫困战略。

“必须明确教育工作者职责的边界,”麦卡洛克呼吁,“是时候重新思考:我们到底该向学校要什么?又该如何配置资源满足这些需求?”

教育部发言人回应:“消除教育系统深层不平等需时较长,但我们的改革将打破背景与成功之间的不公链接。

《儿童福祉与学校法案》将实现一代人以来最大的儿童关怀体系改革。我们通过扩大免费校餐范围、限制校服品牌数量、推广免费早餐俱乐部等措施对抗儿童贫困。

同时正在重振教师职业荣光,包括解决导致人才流失的根源问题——如学生行为不端、工作负荷过重及福祉低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