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OpenAI全球扩张与企业市场攻坚战的幕后推手  第1张

【编者按】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OpenAI用ChatGPT改写了科技叙事——从无人问津的非营利实验室,到估值万亿的行业巨擘。当每周7亿用户为之疯狂时,一场更凶猛的商业革命正在酝酿。本文深度揭秘操盘手布拉德·莱特卡普如何用18个月组建700人铁军,将AI玩具变成企业级武器。微软的博弈、三大洲的闪电布局、与软银的合纵连横…这场商业战役的每一步都藏着颠覆行业的密码。

  • 当ChatGPT周活用户突破7亿大关后,OpenAI将枪口瞄准了企业级战场
  • 运营总裁布拉德·莱特卡普18个月内把商业化团队从50人暴增至700人
  • 本周,公司闪电落子巴西、印度、澳大利亚三大市场

时间倒回2018年——山姆·阿尔特曼急需找个财务管家。那时的OpenAI还是个40人的非营利研究机构,没有消费级产品,更没有盈利模式,但总得有人管钱。

阿尔特曼找来曾在创业加速器Y Combinator共事过的莱特卡普帮忙物色人选。面试20多人全遭拒后,莱特卡普索性自己扛下这个临时职位,成为这家实验室气质浓厚的机构里第一个商业岗员工。

"我们根本没想过会做出一个人人争相聊天的机器人,"本月旧金山媒体晚宴上,与会的阿尔特曼坦言,"当时的蓝图里根本没有这一笔。"

七年过去,莱特卡普已是这家估值5000亿美元、拥有3000名员工的超级独角兽运营总裁。他的使命是将OpenAI从消费级现象(以ChatGPT引爆生成式AI革命而闻名)升级为企业级战力。

本周公司迈出关键一步:响应商业需求,在巴西、澳大利亚、印度新设办公室。

开拓新市场时,莱特卡普无需担心品牌建设——诞生不足三年的ChatGPT周活用户已突破7亿。

但攻占企业市场需要地面部队。过去18个月,莱特卡普将商业化团队从50人扩编至700人,涵盖销售、客户成功、开发者关系与战略合作等职能。

这场冲锋始于2023年GPT-4和ChatGPT企业版的发布。企业突然发现,OpenAI的大语言模型能可靠处理工作流任务,客户从四面八方涌来。

"这是第一次跨越临界点——模型足够智能,能真正解决企业问题,"34岁的莱特卡普本周受访时表示,"那次发布带来了海量需求。"

莫德纳用ChatGPT企业版加速药物发现与研究数据汇总;优步定制工具让工程团队调用OpenAI模型优化客服、司机体验与内部效率;摩根士丹利先将GPT-4嵌入财富管理团队,随后推广至投行和交易部门。

"我们的责任既是打造工具,又要成为全球最懂部署技术的人,"莱特卡普强调,"从第一天起我们就认真对待这件事。"

OpenAI的推广不依赖传统销售,而是让工程师直插前线,与企业伙伴共同破解业务难题。

微软:盟友还是对手?

在执掌硅谷增长最快企业的全球扩张时,莱特卡普还需微妙平衡与最大合作伙伴兼潜在对手微软的关系。

微软作为OpenAI主要投资者已注入约130亿美元,同时是其核心云服务商。OpenAI模型深度集成于Copilot等微软产品,软件巨头凭借这层关系获得其他云平台没有的优先使用权。

随着OpenAI深入企业销售,两家公司的碰撞愈发激烈。

对已使用Azure的企业,微软主打"现有架构无缝集成";而直接选择OpenAI则能贴近前沿技术研发团队。

战火不止于此。微软去年年报首次将OpenAI列为搜索和新闻广告竞争对手——几天后OpenAI便发布SearchGPT原型,凸显双方利益加速重叠。

本周微软更宣布公开测试自研模型MAI-1-preview,可能升级消费者版Copilot。

莱特卡普轻描淡写应对竞争:"市场空间大得惊人,想不碰到别人都难。"他强调OpenAI的核心优势在于模型质量、安全可靠性及客户协作能力。

微软未回应置评请求。

双方正在重新谈判合作条款,包括企业销售分成(当OpenAI维护客户关系时可获得80%收入)。其他摩擦点包括OpenAI与其他云服务商的合作,以及融资400亿美元转型商业实体后的治理体系。

进军新市场时,OpenAI采取本土化策略:巴西月活用户超5000万,日均发送1.4亿条消息,已成拉美增长最快市场;印度凭借暴涨的开发者基数成为全球第二大用户社区;澳大利亚作为API最早用户聚集地,正崛起为亚太企业应用枢纽。

圣保罗办公室将兼具教育机构/非营利组织培训中心、开发者社区枢纽双重功能;悉尼办公室将成为太平洋地区企业客户桥头堡;在日本,与软银的合资企业已在全国推广企业工具,东京团队专注自动化、机器人等定制场景。

"日本同事教会我们如何优化市场策略和企业服务交付,"莱特卡普表示,"这真正形成了双向赋能。"

这一切是七年前的莱特卡普无法想象的——当时他加入的初创实验室还窝在旧金山教会区一栋三层木结构建筑里。

八月旧金山那场晚宴上,莱特卡普与老板阿尔特曼相对而坐。当阿尔特曼回忆那段远离聚光灯、工作时间短暂的往昔时,他频频点头。

"我们确实有过惬意时光,"阿尔特曼说,"当时我们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在探索前沿做着最有趣的科研,共同守护着一个惊天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