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山海,泰迪花生酱风靡全球:从格洛斯特到坎大哈,吃货们都在抢!  第1张

【编者按】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总有一些故事能穿透喧嚣直击人心。当美国政坛深陷移民政策交锋与疫苗争议的漩涡时,一罐传承百年的花生酱悄然串联起跨越时空的温情记忆。从大萧条时期的营养救赎,到疫情时代的供给担当,再到阿富汗战地的外交桥梁——这个名为Teddie的品牌用最质朴的方式诠释了"食物即纽带"的深刻含义。今天,让我们暂别政治纷扰,跟随《波士顿环球报》记者的视角,品味这段氤氲着花生香气的世纪传奇。(编者按完)

  • 特朗普政府曾就所谓"庇护政策"起诉波士顿——该政策限制本地警方与联邦移民官员合作,除非涉及特定犯罪行为。正如《起点》栏目今年早前报道,市长吴弭始终为这项政策辩护。
  • 一场火药味十足的听证会上,两党参议员集体围攻卫生部长小罗伯特·肯尼迪,质疑其疫苗政策及疾控中心人事变动。肯尼迪直斥民主党批评者"满口谎言、腐败透顶"。会后,当初投票支持其任命的三名共和党人拒绝表态是否仍信任这位部长。
  • 爱国者队新赛季首战将于周日下午1点在吉列体育场迎战突袭者队。体育评论员丹·肖内西指出:随着迈克·弗拉贝尔时代开启,这可能是自汤姆·布雷迪离队后最让球迷翘首以待的赛季开局。

今日焦点

真实故事:周二清晨我在格洛斯特的Market超市,推着购物车拐进花生酱货架区时,原本只是想看看Teddie的罐子——虽然家里囤了七罐(我妻子总在橱柜里备着存货),当时情绪低落莫名觉得看看这些排列整齐的红色罐身就能让心情好转。

正当我想凑近时,两位老太太的购物车堵住了通道。走近才惊觉她们正在讨论《波士顿环球报》刚刊登的Teddie百年厂庆报道——巧的是那篇文章出自我手。

虽然不想打断谈话,但我还是忍不住表明了身份。随即再次体验了五年前就在这个货架区开始的奇妙经历:环球读者对Teddie花生酱汹涌的爱意。

这一切始于疫情封锁的至暗时刻。当时我穿梭在超市近乎空荡的货架间,发现唯有Teddie花生酱堆满货架。联系企业采访时,意外挖掘出那个寒冬里所有人渴望的暖心故事——亚美尼亚移民迈克尔·辛特利安在大萧条时期为提供廉价营养创立品牌,2020年疫情来袭时,这个家族企业重启祖辈模式。位于桑蒂利高速公路旁的小工厂一夜之间产能翻三倍,当创始人的孙子、CEO马克·辛特利安说出"我们要恢复美国食品供应"时,我的眼眶瞬间湿润。

显然被感动的不止我一人。2020年4月9日《花生酱恐慌中,Teddie挺身而出》刊发后,我的邮箱被读者信件淹没。人们倾诉着对这种简朴食物的热爱,分享着关于咸香花生酱的温暖记忆。

所以当企业近期邀请我撰写百年庆典报道时,我毫不犹豫答应了。果然,环球读者的回应再次令人动容。太多来信无法一一回复,但核心始终未变:新英格兰人对绿盖玻璃罐的深厚情感,最终都化作了寄给我的故事。

其中前州议员汉克·诺顿的经历尤为特别。2011-2013年他在阿富汗服役期间,某天突然收到数箱Teddie——来自曾在伊拉克结识的老兵迈克·比谢利亚(后来成为Teddie员工)。当马萨诸塞州的士兵们为这份意外惊喜欢呼时,身为律师的诺顿正协助当地建立法治体系。有次他与阿富汗部落长老会谈时带了几罐,还没等翻译解释"可以用馕饼蘸着吃",从没见过这种"不软不硬物质"的长老们直接上手挖取——结果彻底爱上这个味道。此后每次会谈,都以打开Teddie罐头作为破冰仪式。

"要是当时带更多Teddie去,阿富汗局势或许会不一样。"诺顿在电话里对我打趣道。

如今走过百年历程,Teddie正谨慎走向全国市场。企业不愿为扩张牺牲品质,更不想辜负核心客户。但若发展顺利,或许真该考虑开发阿富汗市场——毕竟那里早已埋下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