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紧迫:东南亚国家敦促达成雄心勃勃的塑料公约
菲律宾马尼拉——在日内瓦关键谈判仅剩三天之际,东南亚民间社会组织警告称,谈判代表可能以"牺牲我们健康及子孙后代未来"为代价,换取一份软弱无力的全球塑料条约。
全球焚化炉替代联盟(GAIA)在声明中指出,政府间谈判委员会第六次会议(INC-5.2)已进入"不可逆转阶段",178个国家的决策将决定世界是遏制塑料污染,还是让子孙后代"出生时就携带微塑料,降临到一个被塑料垃圾窒息的地球"。
该条约依据2022年联合国环境大会决议启动,旨在从生产到处置"全生命周期"解决塑料污染问题。
然而在关键"盘点"全会未达成突破性共识后,谈判仍陷僵局。
"谈判临近收官,我们敦促代表们牢记使命:终结塑料污染,在塑料全生命周期保护人类健康与环境。"印尼零废弃联盟成员、Nexus3基金会联合创始人Yuyun Ismawati表示。
"不可持续的塑料生产消费模式必须终止。限制塑料产量、管控有毒化学品、削减塑料生产商补贴是实现目标的唯一途径。"Ismawati补充道。
东南亚国家力推雄心方案
GAIA指出,部分东南亚国家展现出"非凡雄心",已提交削减塑料产量、淘汰有毒化学品、增强透明度与可追溯性、推广重复使用与维修体系的提案。
但该组织警告,这些主张仍需本地区其他国家"进一步支持"。
"呼吁谈判代表秉持共情,将整个地区的长远利益置于石化塑料产业的狭隘利益之上。"太平洋环境越南办公室国家主任Xuan Quach强调。
"切勿为短期经济利益牺牲环境——请考量子孙后代福祉、气候变化对弱势群体的冲击,以及可持续生产消费的紧迫性。"Quach继续表示。
逾百国支持全球塑料产量限制,1100余名科学家联署支持。但组织警告称,"主要产油国"及至少234名行业说客正企图将条约弱化为仅关注废物管理的文件。
菲律宾生态废物联盟全国协调员Aileen Lucero敦促谈判代表"把握历史机遇",抵御企业干预。
"我们恳请各国政府代表抓住时机,阻断企业游说者劫持谈判进程,捍卫人权,建立强力融资与合规机制确保有效实施。"Lucero说。
"虚假解决方案"与不作为代价
倡议者指出,缺乏具有约束力的全球规则就无法解决塑料污染,并警告拥有完善废物管理体系的发达国家往往是塑料垃圾向全球南方出口的主力。
"东南亚正处十字路口。若塑料产量失控增长,我们将目睹更多污染水与大气的石化设施,更多塑料垃圾涌入本地区,更多微塑料和化学物质侵入血液与身体。"环境正义基金会塑料问题研究员Punyathorn Jeungsmarn警示。
"塑料条约必须设定减产目标,否则恐沦为虚假解决方案的遮羞布。"Jeungsmarn补充道。
民间组织同时批评该地区推广的"虚假解决方案"未能解决塑料从生产到处置的全链条危害。
"缺乏全球管控,几乎不可能管理塑料与化学品固有的普遍性与跨境性。"马来西亚C4中心活动项目官员Wong Si Peng指出。
"各国参差不齐的国内措施将影响塑料循环管理。我们呼吁各国将具有约束力的全球标准纳入有效塑料条约。"
利害攸关
日内瓦本轮谈判定于8月14日结束,各国在条约应对塑料危机力度上的深刻分歧已难弥合。
GAIA等倡议组织周末透露,由于多国坚持共识决策机制,使产油国小团体得以阻挠进展,谈判陷入停滞。
本周,东南亚组织加入强化承诺的呼声,提醒谈判代表其决策将对该地区健康、环境与气候韧性产生深远影响。
版权声明:本文由龙图智库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