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澳洲人用“超简单”的方法救人无数,网友惊呼:早该这么做了!  第1张

【编者按】生命接力刻不容缓!澳大利亚正面临造血干细胞捐赠者严重短缺的危机,每天都有血液病患者在等待中与死神赛跑。令人揪心的是,当前6.5万登记志愿者远不能满足临床需求,大量患者只能依赖国际捐赠——这不仅增加医疗风险,更让匹配成功率大打折扣。专家紧急呼吁18-35岁年轻人加入捐赠行列,用最健康的干细胞为他人重启生命之光。事实上,现代干细胞采集技术已实现无痛化操作,全程仅需30-60分钟,就像普通献血一样简单。每一个新志愿者的加入,都可能成为照亮他人生命的火炬。

澳大利亚白血病基金会发出紧急警报:全国正面临注册干细胞捐赠者严重短缺的危机,而破局关键就在年轻一代身上!

该机构估算,目前全澳约有1000名患者正在"生死时速"地等待合适的配型捐赠者来治疗血癌等重大疾病。

白血病基金会研究主管比尔·斯塔夫雷斯基强调,对很多重症患者而言,干细胞移植是他们唯一的生存希望。

"无论是白血病还是淋巴瘤患者,当他们面临危急病情时,干细胞移植往往是唯一可行的治疗方案,"他在接受SBS马其顿语频道采访时郑重表示。

海外依赖症危机斯塔夫雷斯基指出,漫长等待名单上的患者正面临"毁灭性"的健康恶化风险。

"目前接受干细胞移植或等待移植的澳大利亚患者,大部分都依赖国际捐赠者。这对等待名单上的患者而言极为致命。"

"当前全国登记人数仅6.5万人,这个数字远远不够。"

斯塔夫雷斯基透露,相比其他国家在学校、医院和企业全面推行的干细胞捐赠计划,澳大利亚的捐赠体系存在明显短板。

"每年全国进行2000多例干细胞移植,但令人担忧的是,我们过度依赖国际捐赠者,甚至还有根本找不到适配捐赠者的病例。"

他呼吁全体澳人积极参与捐赠,并特别强调一个群体至关重要。

"18至35岁的年轻人才是干细胞捐赠的中流砥柱!这个年龄段的干细胞不仅最健康,而且增殖能力最强。"

揭秘干细胞捐赠全过程斯塔夫雷斯基坦言,很多人对干细胞捐赠存在认知误区,仍停留在过时的技术印象中。

"过去干细胞采集需要穿刺髋骨,但现在早已革新——完全没有当初的痛苦体验。"

他详解现代采集技术已实现"微创化",整个过程"非常简单"。

"就像普通献血一样,血液从一侧手臂流出,经仪器分离干细胞后,其余血液再从另一侧手臂回输。全程仅需30-60分钟。"

"不需要额外注射麻醉剂,更无需复杂手术。"

多元血源迫在眉睫在确定治疗方案时,捐赠者的族裔背景成为关键因素。

目前登记捐赠者以西欧裔为主,这意味着其他族裔和原住民背景的患者可能错失生机。

"我们需要各族裔捐赠者共同参与,才能真正体现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特征,"斯塔夫雷斯基强调。

"干细胞配型必须精准匹配。如果来自其他捐赠者的干细胞不能完全匹配,移植手术根本无法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