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希克森是一位歌手兼词曲作者,曾担任美国国会图书馆民间音乐首席档案管理员超过25年,致力于扩充和保护美国田野歌曲、船歌及其他传统曲调的资源库。他于8月17日在俄勒冈州波特兰市去世,享年89岁。
他的伴侣露丝·博利格证实了这一消息,去世地点在一家护理机构。
希克森于1963年加入国会图书馆,刚从印第安纳大学著名的民俗学研究项目毕业。当时正值民间音乐复兴的高潮,该图书馆已拥有大量录音和文献收藏,成为成千上万表演者、词曲作者和历史学家的首选资源。
他迅速成为他们穿越时代的向导,理清了档案中错综复杂的口述历史和相互竞争的家谱。如果有人想知道一首有几百年历史的爱尔兰挽歌演变背后的真实故事,他就是那个可以求助的人。
希克森本人就是一座档案库,熟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数百首传统歌曲。他了解歌词和旋律,每首歌的历史以及歌曲产生的特定民俗。
作为一名表演者,他以简约的风格弹奏吉他和演唱。他自称“复古预插电古声学”,更喜欢在小团体前演唱;他的音乐会变成了与观众的对话。
“我很幸运能够从两端都做这件事,”他在2007年告诉《西雅图时报》,指的是他作为档案管理员和歌手的双重角色。“一位学者说,要做到这一点,你必须有分裂的人格。我觉得两者都很有趣。”
与他那一代的许多民谣歌手一样,希克森崇拜皮特·西格。在1955年听到西格演唱《花儿都去哪儿了?》后,他又写了两段歌词,后来被西格纳入歌曲中。这些歌词是:
和
约瑟夫·查尔斯·希克森于1935年10月20日出生在伊利诺伊州的莱克福里斯特。他3岁时,全家搬到了康涅狄格州的新哈芬,他的父亲J·艾伦·希克森在那里担任新哈芬州立师范学院(今南康涅狄格州立大学)教育系主任。他的母亲伊丽莎白(霍格)·希克森在耶鲁大学的学生档案办公室工作。
希克森从小弹吉他,在1948年总统竞选期间听到西格在进步党的集会上演奏后,首次发现了民间音乐。
他在俄亥俄州的奥伯林学院学习物理,并沉浸于学校初露头角的民间音乐场景中。他是奥伯林民谣俱乐部的第一任主席,帮助组织了该学院的第一个民间音乐节,并拥有自己的团体“民谣匠人”。
他于1957年毕业;一年后,该团体发行了一张专辑《我们有些歌唱要做》,其中包含了已知最早的《Kumbaya》(专辑中列为“Kum Ba Yah”)商业录音。
希克森的两次婚姻以离婚告终。除了博利格外,他身后还有儿子迈克尔和一个孙子。
他于1957年进入印第安纳大学,打算获得民俗学和民族音乐学博士学位。在校期间,他编写了一份包含1300个项目的北美印第安音乐注释书目。但档案工作的吸引力使他在1963年以硕士学位离开,同年他加入了国会图书馆。
在图书馆工作期间,他录制了专辑《乔·希克森与朋友们演唱的民谣和民歌》(1970年)和两卷传统歌曲集《驱散沉闷》(1976年)。他还帮助创建了大华盛顿民俗学会。
希克森于1998年从图书馆退休,但直到2013年搬至波特兰靠近博利格之前,一直活跃在华盛顿地区的表演和讲座中。
无论是拿着吉他坐着还是站在讲台后面,希克森都喜欢强调同一点:民间音乐是最纯粹形式的音乐,旨在交流、娱乐和提升。
“最初有民众,他们唱歌,”他在大卫·金·邓纳威和莫莉·比尔所著的《唱出来:美国民间音乐复兴的口述历史》(2010年)的一次采访中说。“他们不唱民间歌曲;他们不知道那个术语。他们唱歌曲。后来来了收集者,收集这些歌曲并称它们为民歌。”
本文原载于《纽约时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