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itch Fix能否东山再起?揭秘公司重返增长之路  第1张

  • Stitch Fix今年春季实现了连续12个季度以来的首次营收增长,该零售商预计将连续第二个季度实现销售正增长。
  • 在前沃尔玛和梅西百货高管Matt Baer的领导下,公司正在实施一项转型计划以降低成本、优化商品组合并重塑品牌形象。
  • 这家服装订阅服务公司正在扩大人工智能的应用,为顾客打造更便捷、有趣且现代化的购物体验。

Stitch Fix能否实现逆势翻盘?

这家曾在疫情期间大放异彩的服装订阅服务商,在后封锁时代一度迷失方向,如今重回增长轨道。经过两年多的转型战略部署,公司已初见成效。

在首席执行官Matt Baer(2023年6月从沃尔玛和梅西百货空降掌舵)的领导下,截至5月3日的三个月里,Stitch Fix实现了连续12个季度以来的首次营收增长,目前预计将连续第二个季度实现总营收增长。

虽然这家服装公司的客户数量仍在减少,但其平均订单价值已连续七个季度增长。公司表示,自去年夏天以来获得的每个客户群体的留存时间都在延长,消费金额也在增加。

该公司对所有寄送的"搭配盒"收取20美元造型费,最近一个季度单活跃客户收入增至542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

"这些增长数据、参与度的提升以及平均订单价值的增加,确实印证了我们的战略是正确的,"Baer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我们拥有优秀的团队,并且执行层面也表现出色。"

Stitch Fix自2019年以来尚未实现年度盈利,但其同比亏损已连续三个季度收窄。公司持续产生自由现金流,且资产负债表无负债。

诚然,Stitch Fix第三财季的销售增长仅为0.7%,但预计当前季度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预计销售额同比持平至增长1.7%。

公司股价较2021年1月疫情期间的高点仍下跌超95%。截至周五收盘,今年迄今涨幅略超3%。

起落浮沉

零售和餐饮顾问Katrina Lake于2011年创立Stitch Fix,旨在通过数据与个性化造型的结合,打造规模化定制购物体验。

在现代购物体验饱受诟病的背景下,Stitch Fix试图通过提供平价私人造型师服务成为解决方案,根据客户独特需求和偏好设计并寄送服装。

从2017年IPO到2021年间,公司能以低成本线上获客,年营收增长率经常超过20%。

但随着市场竞争加剧,消费者突然被各种月度订阅盒服务淹没——无论是服装、美妆产品还是宠物零食。

疫情改变了消费者的购衣方式,Stitch Fix难以维系既有客户。部分顾客认为其服务笨拙难懂,商品组合也显得过时。公司核心价值主张——个性化造型服务——对某些人而言变得平庸,与其个性化需求和风格脱节。

短短四年间,这家估值曾达110亿美元的明星初创企业缩水至目前不足6亿美元。

2023年1月,Stitch Fix宣布首席执行官Elizabeth Spaulding将离职,Lake将临时回归掌舵并物色新CEO人选。

复兴之路

加入Stitch Fix前,Baer曾在沃尔玛电商团队担任四年副总裁,经历了其线上业务关键发展期。后加入梅西百货任首席客户与数字官,直至被Lake聘来重振这项订阅造型服务。

但Baer的零售生涯始于更早:16岁就在家族企业Baer"s Furniture & Interior Design工作。这家由他曾祖父1945年创立的家具连锁店分布在佛罗里达海岸线。

"在零售家族企业长大,当你的姓氏印在门面上时,责任自然更重,"Baer说,"年幼时我就直面客户,在展厅迎接他们,询问需求,进而理解并转化为我们能提供的卓越服务。"

Baer表示接手Stitch Fix后的首要任务是理解核心客户及其服务体验。

数月内,他参与客户焦点小组,亲自搭配"Fix"盒(寄送给顾客的精选服装),并找出可优化环节以提升顾客和造型师体验。

他发现顾客喜欢Stitch Fix模式的灵活性,但希望更多选择,包括包含配饰和鞋履的整体造型方案。

早期顾客只有一种选择——定期接收含五件商品的盒子及固定折扣机制。如今规则更灵活:可随时订购搭配盒、选择定期配送或通过"自由风格"目录即时选购符合个人风格的单品。

Baer称,这些变革以及最多含八件商品的大号搭配盒,正推动公司销售额和客单价增长。

在幕后,Baer致力于将"零售最佳实践"注入业务各环节。这种模式伴随巨大运营挑战:没有实体店使得线上获客成本高昂,且需处理单个包裹打包及大量退货(当顾客不满意搭配盒商品时)。

在Baer领导下,公司优化了商品管理、定价、物流和仓储运营。退出英国市场,关闭两个履约中心并裁员以控制成本。这些措施已削减超1亿美元年度管理开支,William Blair研究机构7月报告指出,2025财年还将实现8000万美元成本节约。

另一重点是调整商品组合并革新自有品牌(毛利率更高,占销售额40%-50%)。Baer表示新推出的男士系列The Commons已成为十大畅销品牌之一。

公司已将生成式AI应用于产品设计开发,并计划扩展AI在造型推荐中的应用。

新型AI"造型助手"将通过聊天机器人根据个人偏好推荐AI生成穿搭。还将推出虚拟试穿服务,让顾客预览造型师推荐效果,有望减少退货并提升转化率。

对偏好人工服务的顾客,公司将推出新平台支持直接联系造型师获取时尚建议。

上任两年多,Baer仍每月参与客户焦点小组,"几乎每天"为顾客搭配服装以保持用户洞察。

"南达科他州Letcher镇(人口159)的一位客户,只有通过Stitch Fix才能接触到这些品牌,穿上在其社区独具特色的服装,"Baer说,"当我给予她这种自信,为她创造这种快乐时,感觉棒极了。"

任重道远

Stitch Fix的转型正值服装行业艰难时期。消费者对 discretionary spending(可自由支配支出)比以往更谨慎,当顾客能直接从品牌方购买同类商品时,20美元造型费可能显得多余。

瑞穗证券6月报告指出,随着大号搭配盒扩张效应消退,2026财年客单价增长或将放缓。尽管营销费用占比攀升,活跃客户基数仍在下降。

"虽然管理层将超常增长归因于机会性支出和自然投资周期,但我们担忧维系活跃客户的成本正变得过高,"分析师David Bellinger写道。他维持"逊于大盘"评级及3美元目标价。

William Blair分析师Dylan Carden 7月会见Baer及CFO后上调评级至"跑赢大盘"。他认为尽管基本面明显改善,但该股最大阻力在于:被视为小众产品、总可寻址市场有限及活跃客户增长终将停滞。

Carden指出"该模式可能适合部分人群,但远未达到消费者临界规模","这意味着重点不在于恢复活跃客户增长,而在于连续多季度实现利润率改善的健康增长,才能赢得怀疑市场的认可。"

GlobalData董事总经理Neil Saunders认同公司已步入更好轨道:"虽然消费环境不利于订阅平台发展,但Stitch Fix的诸多改进正开始见效,其用户粘性正在增强,这将推动未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