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国际核不扩散体系再起波澜!伊朗与联合国原子能机构突然达成关键协议,同意全面开放核设施并汇报遭袭核材料去向。这一突破性进展背后,是中东暗战、大国博弈与核武阴影的多重交织。以色列空袭余波未平,西方制裁倒计时启动,伊朗手握440公斤高浓铀却突然转变态度——是诚意合作还是缓兵之计?核谈判棋局再生变数,世界正站在新一轮核危机的十字路口。以下为事件深度解析↓↓
【维也纳美联社】联合国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周三宣布,德黑兰与联合国核监督机构达成协议,将允许该机构进入伊朗所有核设施,并要求伊朗汇报今年早些时候遭以色列袭击场所的核材料去向。
该协议于周二晚间曝光!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拉斐尔·格罗西与伊朗外长阿巴斯·阿拉格希、埃及外长巴德尔·阿卜杜勒阿提紧急会晤后,突然向外界投下这枚重磅炸弹。
协议细节暂未公开。但格罗西在维也纳向理事会发表讲话时强势宣告:这份文件"为核查通知程序及其实施提供了明确框架",更直言"包括伊朗境内所有设施装置,并要求上报所有遭袭设施的核材料情况"。
"文件的技术性绝不削弱其深远意义",格罗西向理事会强调时目光如炬,"伊朗与机构将重启全面合作,这些实质步骤必须立即执行!"
这场突破性合作来得猝不及防——就在7月2日,伊朗总统马苏德·佩泽希基安刚签署议会通过的法案,宣布暂停与联合国核监督机构的所有合作。此前以色列与伊朗爆发12天激战,多国联手空袭伊朗核设施,中东一度濒临核危机边缘。
更令人心惊的是:自战争爆发以来,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查人员始终无法核实伊朗接近武器级的核库存。机构内部机密报告显示,截至6月13日,伊朗已囤积440.9公斤纯度60%的浓缩铀,这些"核炸弹原料"足以制造10枚核武器!
战争期间唯一接受检查的布什尔核电站,还是靠俄罗斯技术援助才完成燃料更换。而此刻阿拉格希突然改口,称协议"回应了伊朗的安全关切",却同时警告:若遭遇"任何敌对行为",包括联合国重启制裁,协议立即作废!
时间点耐人寻味——就在8月28日,法德英三国刚启动对伊朗制裁恢复程序,指控其违反2015年核协议。这套被称为"snapback"的制裁机制设计为无法否决,一个月后就将自动生效!
西方最后通牒高悬:30天内若不能达成外交协议,全面制裁将重启。欧洲各国放话,只要伊朗同意与美国直接谈判、开放核设施核查、说明400公斤高浓铀去向,最后期限或可延长。这场核博弈的倒计时,此刻正在滴答作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