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讯:9月9日周二,以色列竟在光天化日之下对卡塔尔领土发动悍然袭击,目标直指驻多哈的哈马斯高层——这场行动让中东各国愈发担忧:以色列根本无视任何红线!
以色列胆敢袭击一个阿拉伯国家首都(而且还是美国指定的主要非北约盟友),必须放在更宏大的背景下来看:透过吞并计划和撕毁和谈的镜头。
此次袭击,加上特拉维夫决定占领加沙城、甚至讨论吞并约旦河西岸,标志着其与哈马斯达成和平协议的条件认知发生根本转变。此前以方依赖停火和用巴勒斯坦囚犯交换人质,同时重新集结兵力再发动攻击,最明显的是3月18日以军空袭打破的两个月停火。
如今以色列提出极端条件,要求必须释放所有人质、哈马斯完全投降并解除武装,同时在该地区任意使用武力。这表明以色列拒绝真诚谈判,完全无视其与哈马斯冲突的主要调解人——卡塔尔。政府发言人戴维·门瑟告诉BBC,凭借“加沙未来计划”,特拉维夫对“部分协议”不感兴趣。
通过在卡塔尔领土发动袭击,以色列是否还对任何协议有兴趣值得怀疑。
与此同时,哈马斯却走向另一条路。它在8月18日接受了临时停火和有限人质协议——该版本与7月美国提案惊人相似。这与4月时声称“不再同意临时协议”、要求全面安排的立场形成鲜明对比。
华盛顿近日加入施压,向巴勒斯坦组织发出最后通牒:接受美国新提案,否则面对以色列入侵。特朗普总统的“最终警告”恰好在联合国大会9月9日召开前抛出。以军袭击的假定目标据报当时正聚集讨论此事。
最终结果是,以色列和哈马斯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远离协议,加沙城将迎来又一轮血腥战斗。更糟的是,所有迹象都指向以色列意图彻底粉碎巴勒斯坦建国的理念和实践。
以色列推土机尽管国内外压力日益增大,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政府仍继续着眼于消灭对手,同时安抚维持其执政的右翼势力。
以色列空袭近日炸死了伊朗支持的也门胡塞武装总理,并在美国呼吁克制的情况下继续袭击南黎巴嫩。随着特拉维夫推进对加沙城的军事进攻,国内爆发要求结束战争的抗议,包括许多拒绝服从动员令的预备役军人。
与此同时,以色列甚至毫不掩饰其土地掠夺的欲望。内塔尼亚胡政府已在考虑吞并约旦河西岸的方案——其中财政部长贝扎莱尔·斯莫特里赫提议接管82%的领土——同时让加沙地带陷入饥荒。斯莫特里赫的想法与西岸犹太定居点扩张同步推进,再加上定居者暴力,他称这将“埋葬巴勒斯坦建国的想法”。
尽管欧洲等多国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势头日益增强。法国带头冲锋,7月底与沙特共同主持联合国两国解决方案会议,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比利时已宣布打算在联大承认巴勒斯坦国家地位。
与此同时,《亚伯拉罕协议》签署国之一阿联酋发出谴责,称吞并是“红线”,会“终结区域一体化的追求”。据报这些言论导致以色列重新考虑。
但事实是,以色列现在凭借强势地位谈判,几乎无视国际舆论。其对卡塔尔的袭击——无论目标如何,且正值联大讨论预计重点围绕加沙之际——展示了以色列对准则的漠视。
国际共识遭遇美国搅局鉴于哈马斯的弱势和不受欢迎,现实是以色列看来可能强行重新占领加沙——20年前它刚从该地带撤离。
内塔尼亚胡还对承诺承认巴勒斯坦国或批评其加沙军事行动的国家展现好斗姿态。最新事件中,西班牙被控反犹,只因首相佩德罗·桑切斯宣布一系列措施向以色列施压。
现实是,唯一有能力约束以色列的力量是美国。
但特朗普“加沙里维埃拉”愿景重出江湖——3月首次提出——令人担忧。现称为加沙重建、经济加速和转型信托(或称“伟大信托”),该提案设想加沙人口“自愿”迁移以换取数字代币,建设六到八座“人工智能智慧城市”,以及以亿万富翁埃隆·马斯克命名的制造区。
最新变数是特朗普是否默许内塔尼亚胡对卡塔尔发动袭击。美国声称以方导弹已发射才接到通知,特朗普称袭击不符合以色列或美国利益。但同时,他称“消灭哈马斯”是“值得的目标”——哪怕涉及对美国亲密盟友首都的袭击。
无论哪种情况——美国睁只眼闭只眼,或以色列未咨询其主要恩主就行动——都意味着联大难以扭转当前局势,尽管承认巴勒斯坦国的支持浪潮日益高涨。包括总统马哈茂德·阿巴斯在内的高级巴勒斯坦官员也被美国国务院拒发签证。
因此,任何试图起草联合国安理会永久停火决议作为两国解决方案前奏的努力,很可能再次遭华盛顿否决。这将让加沙和西岸民众再次陷入那个反复浮现的疑问:会有任何改变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