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马尼拉——国际政策专家呼吁加强跨境管控,遏制威胁东南亚海上安全的非法商品流通。
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菲律宾国别主任丹尼尔·马凯西表示,各国应通力合作预防诱发其他犯罪的非法贸易。
"非法贸易不仅涉及假冒商品和税收流失——它催生的非法资金流动助长了跨国组织犯罪,"马凯西在2025年8月5日英国《金融时报》于达义市举办的"打击东南亚非法贸易"高级别简报会上表示。
智库CAPS and Partners Inc.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菲律宾国家安全委员会前运营副部长迈克尔·埃里克·卡斯蒂略指出,非法贸易对东南亚海上安全构成威胁。
"印尼、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的执法机构应联合开展信息共享与行动协调,以侦测可疑活动并阻断非法商品入境,"卡斯蒂略表示。
考虑到菲律宾海上边界存在漏洞,卡斯蒂略强调亟需加强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及国家警察-海事组的海洋执法能力。
内政与地方政府部和平与秩序副部长内斯特·萨纳雷斯强调,东南亚国家需开展政府间合作以在违禁品靠岸前实施拦截。他表示走私是典型的跨境犯罪。
欧盟-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董事克里斯·汉弗莱指出驱动东南亚非法贸易的三大因素:烟酒产品高消费税、知识产权保护缺位及执法薄弱。
"当税收制度税率过高、过于复杂或多层级时...本质上就创造了(非法贸易商的)牟利空间,"汉弗莱说。
他以马来西亚为例,该国曾大幅提高烟草税以期增加税收并抑制吸烟,却适得其反。
"政府税收不增反降,非法贸易激增...由于利润空间扩大,非法烟草市场份额超过60%,"他表示。
汉弗莱指出,尽管东盟区域一体化新战略计划强调修订知识产权法律,"但最终仍取决于执法力度。"
"这往往源于该地区部分执法部门资源不足,但配套处罚措施也不够严厉,"他说,"坦白说,被查获的多是产业链末端人员,而非操纵这些非法生意的幕后主脑。"
罗翰·派克咨询公司总监、澳大利亚边防部队前官员罗翰·派克透露,澳大利亚在烟草消费税提高800%后非法贸易激增。
派克表示澳大利亚曾组建技术工作组与亚洲国家磋商,但后续未能持续跟进。
"联邦层面仅持续关注水域管控,却未延伸至岸上环节,"派克说,"必须认识到海关仅能拦截部分入境商品。当跨境商品如海啸般涌入时,就需要加强入境后执法。"
派克指出澳大利亚非法贸易现已占据超50%市场份额,过去五年政府税收下降60%。暴利驱使非法贸易商拓展至其他商品领域,并可能腐蚀边境官员。
"针对合法商户的暴力事件频发...非法香烟唾手可得...事实上年轻群体更倾向购买8至10澳元的非法烟包,而非50至60澳元的合法产品,"他说,"这堪称全方位的灾难。"
菲律宾欧洲商会倡导与政府事务总监凯瑟琳·费·皮奥昆托表示,其近900家会员企业中多数深受非法贸易影响。
皮奥昆托透露,该商会与联合外国商会已向财政部提交立场文件,就政府推行的进口商品边境前技术核验及跨境电子发票新政建言。她表示菲律宾可通过工具联通与区域协调发挥引领作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