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特区市长在特朗普首个任期内调派国民警卫队时曾与之对抗。到了第二任期,她尝试了不那么对抗的方式——但如今街头还是出现了国民警卫队士兵。"遥不可及":马萨诸塞州年轻人住房自有率全美最低。MBTA将从本月起延长周五周六夜间地铁运营约一小时,并增加部分公交和轮渡的夜间服务时长。
今日焦点
用一位患者的话说,这个突破似乎"好得令人难以置信"。但当一位履历光鲜的年轻肿瘤学家告诉癌症患者,他开发出能帮助他们的尖端工具时,许多人愿意冒险一试。
这位名为阿尼尔·波蒂的医生声称创建了能分析肿瘤并选择最佳化疗组合的算法——实质上消除了肿瘤学中的大量猜测工作。波蒂与其导师约瑟夫·内文斯(杜克大学医学中心的两位学术明星)的研究成果,促使2007年启动了招募癌症患者的临床试验。
然而据我的同事迈克·达米亚诺为《环球杂志》所做的报道,整件事最终败露。
联邦调查发现波蒂一直在篡改数据,实际上他的算法准确率与抛硬币无异。杜克大学部分领导——包括现任麻省理工学院校长萨莉·科恩布鲁斯——在其他研究人员提出严重质疑后,仍迟迟未叫停临床试验。患者及其亲属提起诉讼,杜克大学于2015年以未公开金额达成和解。
虽然丑闻的基本事实多年前就已曝光,但迈克的报道揭示了新细节。我与他聊了这篇报道的成型过程。
伊恩:你报道的事件发生在近二十年前。为何现在重提?
迈克:部分吸引力在于现在终于能完整讲述。我收到关于调查科恩布鲁斯角色的线索后,在北卡罗来纳州法院发现了堆积十年、尘封数千页的档案。里面有邮件,有杜克领导层在每个关键节点的宣誓证词,包括科恩布鲁斯历时两天的详细证词。能以如此细节还原学术不端丑闻实属罕见。
在杜克叫停临床试验前数年,就有研究人员向科恩布鲁斯表达过对波蒂和内文斯研究的担忧。但识破蓄意欺骗者谈何容易?你如何看待她的角色?
这个故事让读者思考:若自己面对这些预警会如何应对。科恩布鲁斯称警告信号并不一致,且她信任自己的研究人员。她在声明中表示杜克对研究的内部审查"缓慢而审慎",但最终做出了正确决定。
批评者持不同看法。他们认为面对众多警告却未能理解其含义的说法难以服人。杜克内部和癌症研究界都有人深感幻灭。
波蒂的欺诈行为伤害患者了吗?
肺癌患者入组需接受活检——这种侵入性检查需用针头提取组织,确实导致一名患者受伤。试验中使用的化疗药物本身没问题,某些肿瘤确实对特定药物敏感。但波蒂算法能可靠预测最佳药物的宣称纯属虚假。有些患者将延长生命的最后希望押在了虚假承诺上。
你的报道提到近期其他学术欺诈案例。如今防范措施是否更完善?
现在更关注所谓"可重复性危机"——可靠的科学研究应能被其他学者复现,但大量研究无法复现。如今欺诈检测确实更严格,但多由网络爱好者完成,而非通过同行评审等正式程序。
特朗普政府以学术欺诈为由抨击高校。他们说得对吗?
数据造假确实存在,学术界始终未能根除。像本案这样的"突破"能获得奖励,而问责体系难以应对蓄意欺诈。此类丑闻屡屡发生,确实会削弱科学公信力。
但政府借此打压科学有失偏颇。另一种观点认为:科学其实运作得相当出色。它以曲折有时非线性的方式逼近真相。在知识前沿探索时,错误、不当行为和尴尬难免发生。但科学终将自我修正——本案恰恰证明了这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