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新加坡中央医院女医生伪造病假条长达三年,终被停职严惩!】  第1张

【编者按】医疗诚信的底线不容践踏!新加坡一名年轻医生因伪造病假单被重罚,事件引发全网哗然。在医患信任尤为珍贵的今天,白衣天使的职业道德更应成为不可逾越的红线。尽管当事人辩称因压力导致"一时糊涂",但纪律法庭一针见血指出:这是精心设计的欺骗,绝非情绪失控所致。三年停业处分创下最高纪录,既彰显医疗监管的零容忍态度,也给所有从业者敲响警钟——穿上白大褂,就要对得起这份沉甸甸的信任。

新加坡:一名医生因伪造两张病假单掩盖自己在新加坡中央医院(SGH)担任住院医师期间的旷工行为,被暂停执业资格。

根据9月9日政府公报公告,杨珍丽医生(Dr Cherida Yong Chun Yin)的停业处分将从今年9月3日持续至2028年9月2日,为期三年。

在中央医院执业期间,杨医生于2022年7月1日和9月12日无正当医疗理由缺勤。

为给旷工行为开脱,她向院方提交了两张伪造病假单。这两张声称由某诊所开具的假条,实为杨医生未经授权私自制作。

假条上冒用了另一位医生的姓名和注册编号,制造出由诊所正式出具的假象。

中央医院在行政核查中发现证明文件存在矛盾,最终揭穿了这场骗局。

经所谓开具单位诊所的支持团队确认,杨医生2022年7月1日从未在该诊所就诊,其7月病假单被证实系伪造。

9月的病假单也经新加坡健康集团(SingHealth)行政流程确认为虚假文件。

中央医院完成内部调查后,将案件移交新加坡医药理事会(SMC)处理。

杨医生声称因个人压力伪造病假单,最初矢口否认,但在听证会前终于认罪,请求给予20个月停业处分。

然而医药理事会坚持要求将其从医师注册名录中除名,或处以最长期限的停业处罚。

纪律审裁小组驳斥了"冲动行为"或"情绪压力所致"的辩解,最终判处36个月停业——这是停业处罚的最长期限。

审裁小组在裁决理由中明确指出:虽未造成患者伤害,但杨医生的行为"触及医疗行业最基本的伦理底线"。

裁决补充强调:故意伪造两张病假单并冒用医师信息的行为,属于"重复性欺诈行为,不仅损害其专业声誉,更侵蚀机构信任度,破坏医疗证明系统的公信力"。

处罚令发布40天后,杨医生的停业处分正式生效。她同时被要求承担听证会费用,包括医药理事会律师的相关开支。

"一念之差"的辩词

代表杨医生的纳文·奈杜律师辩称,这是这位无不良记录的年轻医生首次行为失当。

奈杜表示,当事人的行为源于"一时脆弱和个人压力"。

他还提出杨医生的年轻资浅、当时承受的情绪压力等都应作为考量因素。

审裁小组裁决书中未披露杨医生的具体年龄。

辩方委托的精神科报告诊断杨医生患有"伴随抑郁情绪的适应障碍",归因于临床工作转型期压力及人际职场压力。

但纪律审裁小组指出,这份2025年5月6日的报告存在内部矛盾且方法论局限。

裁决书中援引了2023年的两份精神科报告:2月7日的报告确认杨医生在事发时未患任何可诊断的精神疾病;3月10日的报告明确指出其执行功能、道德判断和冲动控制均未受精神状况影响。

审裁小组特别强调,杨医生的不当行为涉及冒用他人专业信息,并运用数字工具仿制正规文件格式。

"这些行为并非情绪失控或现实检验能力受损的表现,而是为逃避内部纪律处分的蓄意之举。"

审裁小组在结语中表示,停业处分恰是反思的契机。

"本小组并未忽视被告的年轻资历、事发时的临时注册身份,以及其职业生涯初期可能面临的个人挑战。"

最终裁决补充道:"尽管不当行为严重且必须予以严厉纪律惩戒,但审裁小组认为这不应定义其未来的职业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