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移民局突袭约谈!独自闯美儿童父母团聚梦碎,背后真相令人心碎  第1张

编者按:近日,美国移民政策再度引发轩然大波!特朗普政府推出新规,要求独自越境儿童的父母必须接受面对面审查,却暗藏“逮捕陷阱”。这一政策转变导致无数家庭被迫分离,孩子长期滞留收容所,父母却因恐惧不敢现身。更令人愤慨的是,政府竟将责任甩锅给拜登时期的遗留问题。究竟是人道危机还是政治博弈?背后真相令人心寒!带您直击这场撕裂亲情的风暴核心——

美联社独家获取的政策备忘录显示,特朗普政府已开始要求那些试图与独自越境子女团聚的父母接受面谈,移民官员可在面谈过程中对其进行质询。

法律援助组织指出,这一政策转变已导致部分父母被捕,而其子女仍被美国政府扣押。美国国土安全部既未确认该情况,也未回应关于7月9日指令的质询,反而在声明中提及拜登政府在审查和监督儿童安置家庭方面存在的困难。

这份指令由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下属的难民安置办公室发布。该机构负责接收无父母或法定监护人陪同的越境儿童,其声称新规旨在确保担保人(通常是父母或监护人)通过严格审查。

备忘录规定担保人必须亲自到场进行身份核验。而此前,担保人仅需在线提交身份文件。指令同时明确"联邦执法机构可能到场执行任务,包括对担保人进行问询"。

美国青年法律中心人权事务总监尼哈·德赛直言,这项变革为移民海关执法局提供了"内置逮捕机会",并透露已有父母因此被捕。

移民儿童权益青年中心政策立法事务主任玛丽·米勒·弗劳尔斯披露,她掌握一宗真实案例:一名未满12岁儿童的父亲在参加身份核验时遭移民官逮捕。"孩子母亲因此不敢露面,导致幼童至今被困收容所",弗劳尔斯痛心表示。

德赛同时指出,这些面谈根本不可能获取当局尚未掌握的信息。原本的审查程序已包含难民安置办公室工作人员进行的家访和背景调查,根本无需移民执法部门介入。

难民安置办公室声称会"清晰主动地"告知父母可能接受移民执法局或其他执法机构问询,并强调父母有权拒绝问询,且此举不会影响孩子能否获释的决定。

该机构在声明中辩称:"新规旨在通过确认担保人与提交证明文件者为同一人,确保每个孩子都能获释到稳定安全的环境,并得到经过全面审核的担保人照料。"

然而德赛透露,有担保人未获事先告知,仅在强烈抗议后才得以行使拒绝权。

"我们接触的担保人对此类面谈深感恐惧,但有些人为了让孩子脱离监禁,仍选择冒险一试",她补充道。

特朗普政府甩锅拜登

国土安全部发言人特里西亚·麦克劳克林发布的声明只字未提逮捕事件或政策变更细节,反而声称该部门正着力保护拜登政府时期获释的儿童。

去年发布的联邦监察报告显示,拜登政府在2021年移民儿童激增期间确实应对失当。而特朗普政府已派遣国土安全部和FBI探员探视这些儿童。

另一项7月2日生效的新规允许移民执法局在政府运营的收容所内直接问询儿童。美联社获得的另一份难民安置办公室致收容所指令证实了该变化。

该机构声称会为儿童提供法律顾问,且其工作人员不参与执法问询。但儿童权益律师指出,他们往往仅提前一小时接到问询通知,孩子们通常不理解问询目的甚至遭到官员误导。

"如果我们都不清楚问询目的和信息用途,这还能称为自愿配合吗?"青年中心的米勒·弗劳尔斯质问道。

"捍卫儿童权益组织"全球政策主管詹妮弗·波德库尔指出,部分官员存在语言能力不足、缺乏创伤问询技巧、不熟悉团聚流程等问题。

"这简直就像是为扩大针对成人的移民执法而设的捕网",她一针见血地批评。

政策连环变局加剧团聚难

七月新规只是特朗普政府为强化父母审查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中的一环。

政府不仅要求担保人及同住成年人提供指纹,还规定必须出示仅合法居留者才能获取的收入证明,甚至推出DNA检测和移民官家访制度。

审查加强导致儿童滞留政府收容所的时间持续延长。七月获释儿童平均羁押时间达171天,虽低于四月217天的峰值,但远高于特朗普执政初期一月份的37天。

截至七月,仍有约2000名无人陪伴儿童遭政府扣押。

分析监护数据的阿卡西亚正义中心执行主任夏伊娜·阿伯直言,政策变更直接导致监护时间延长。

"该机构的使命已被混淆和纠缠",她补充道,"难民安置办公室的职能正在变质——他们越界承担起移民执法工作,但这根本非其本职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