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新式全科医生崛起:他们正在重新定义基层医疗的未来》  第1张

【编者按】在医疗体系悄然变革的浪潮中,爱尔兰全科医生行业正经历着从传统到现代的华丽转身。曾经“以家为诊”的单一执业模式逐渐被团队化、科技化的医疗协作取代,女性医生占比突破52%更标志着行业性别结构的颠覆性变化。本文带你直击都柏林红砖诊所里的时代变迁,看新一代医生如何用科技重塑服务,用协作平衡生活,更见证国际医生如何为爱尔兰乡村医疗注入鲜活力量。这场静悄悄的医疗革命,正是现代职业精神与人性化关怀的双向奔赴!

都柏林德拉姆康德拉的主干道旁,矗立着一幢维多利亚风格的红砖建筑——这里曾是家庭住宅,如今已成为德拉姆康德拉医疗中心。

这家由布莱恩·金医生与妻子希内德·克罗宁医生共同执掌的诊所,服务着城市北区人口密集的社区。疫情期间他们接手了这个繁忙的医疗中心,而这里恰巧也是前任医生的故居。

"1982年,他在门口挂上铜牌,带着家人在这栋建筑里开启了全科医生生涯,"金医生回忆道,"随着1985年业务扩展,他意识到无法兼顾居住与诊疗,最终搬离了这栋原本是家的建筑,使之成为现在的诊所。"

"这就是传统全科医生的缩影——虽然当时基本都是男性执业。他们在自家客厅、车库或任何可用空间里行医。"

将诊所搬出家庭住宅只是行业变革的冰山一角。过去四十年间,这个领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德拉姆康德拉医疗中心完成了空间改造。育有三个年幼子女的夫妇医生扩建了办公区和诊室,为招募更多医护团队创造条件。

"我们实现了计算机化和现代化,"金医生说道,"升级了预约系统,开通了网站处方订购功能。让医疗服务更符合21世纪的技术需求。"

昔日全科医生行业以男性为主导。他们日出而作日落不息,独自经营诊所,深夜接到急诊电话即刻出诊,几乎从不享受年假。但这一切正在改变。

克罗宁医生刚休完产假返岗——这对过去许多全科医生而言根本无法想象。他们形容自己能找到代班医生是"幸运的",这让她得以安心休假。

"我们这代更懂得划清工作与生活的界限,"克罗宁医生说,"我们会明确"下班即休息"。但要实现这种工作模式需要复杂的诊所运营体系。"

"这周我们的两个孩子刚入学。整个夏天我们都在为此筹备,经过数周规划...才能确保我能准时出现在校门口。这就是为什么单人诊所模式正在被淘汰。"

HSE针对医疗卡患者的全科医生合约(GMS体系)可追溯至1970年代,合同中仍仅使用"他"指代医生。

卫生部正在进行的全科医疗战略评估(将于今年完成)正在审查GP合约等议题。单一男性称谓已无法反映行业所谓的"全科医疗女性化"趋势。

爱尔兰医学委员会数据显示,2024年女性全科医生占比达52.4%。而单人执业、夜间值班和代班岗位仍以男性为主。

"因此理解和研究女性全科医生的职业选择,对规划未来可持续医疗队伍至关重要。"该委员会强调。

科克郡的全科医生苏珊娜·凯利指出,现行合约要求医生每周五天在岗的规定"对职场女性不友好"。但许多女性医生正通过组团执业分担工作量。

"我们三人共同经营诊所,"凯利医生解释,"每人负责较少患者,每日只需两人在岗。这样既保证周一至周五都有医生接诊,又能灵活安排时间。"

与可临时离岗的办公室工作不同,面对患者的诊疗工作不允许随时中断。

"诊疗时间无法精确切割,"她说,"虽然预约制设为15分钟,但患者可能倾诉流产经历或家庭暴力。你无法说"抱歉玛丽,现在不方便"。"

爱尔兰全科医生学院医疗主任迪尔米德·昆兰认为,新一代医生特别注重工作生活平衡。最显著的改变是夜间值班模式的革新。

"1990年代末我刚回国时,医生需要自行提供夜间服务。凌晨两三点的出诊电话会直接影响次日诊疗状态,"昆兰医生说,"现在医生组成合作社分担夜间值班,既保证医疗质量,也避免疲劳执业。"

随着女性医生比例增长,国际医生群体也在扩大。目前40%的全科医生培训生在海外获得本科学位。

2022年启动的"国际医学毕业生计划"吸引了许多海外医生。来自伊朗的沙伊卡·穆罕默迪医生就是其中一员,她在蒂珀雷里郡完成了两年驻村计划。

"在伊朗乡村行医需要处理各种病例,这段经历让我具备应对爱尔兰乡村医疗的自信,"她说,"我的国际经验能填补爱尔兰医疗体系的某些空白。"

尽管爱尔兰正朝着大型诊所方向发展,乡村地区仍存在许多单人诊所。来自伊拉克的阿姆贾德·艾哈迈德医生就在梅奥郡独自执业。

"单人执业充满挑战,"这位37岁的医生说,"但通过医生间的互助网络,我仍能获得支援。最近政府推出的代班医生计划简直是乡村医生的"生命线"。"

他展望未来时表示:"希望找到合作伙伴共同发展诊所。我们这代人正努力避免全天候工作,寻求工作负荷的合理分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