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为何被亵渎的教堂必须无限期关闭  第1张

菲律宾西米萨米斯省一座教堂因发生亵渎圣物的行为被勒令无限期关闭。该圣物曾被"祝圣并专门用于信徒的圣化仪式"。

近日,一段女子在圣若翰洗者堂圣水盆吐唾沫的视频引发公愤,马丁·朱莫阿德大主教称此举是"严重的亵渎行为"。

去年西内格罗斯省比纳尔巴甘的圣伊西德罗·拉布拉多尔堂也因圣像遭亵渎而被关闭。

正如卡班卡兰教区主教路易·加尔宾斯当时指出的:"虽然物质损失会给教区带来沉重负担,但我们更忧心的是对信徒心灵造成的伤害。"

但为何要关闭教堂?

《天主教法典》第1211条规定,发生亵渎事件后需无限期关闭教堂,并依据礼仪经书规定进行"修复"。

由于这种行为"极其严重且违背圣所的神圣性[...]在通过补赎礼修复损害前,不得举行祭祀"。

《国家天主教登记报》专栏文章解释:"正如灵魂会因罪恶受损需要通过圣事修复,神圣建筑的"灵魂"遭亵渎后也需要治愈仪式。"

"正如存在祝圣场所的严谨仪式,当圣地遭亵渎时,也有规定的礼仪和虔诚行为来进行补偿,使其重新净化以供神圣用途。"

朱莫阿德大主教在法令中指出,无限期关闭是"补赎与赔偿"的象征,"旨在依天主教教义引导心灵皈依与集体净化"。

他强调必须提醒人们"圣物与圣地是神恩的载体,理应获得我们最高的尊重与崇敬"。"让我们共同重拾对圣洁、虔敬与团体和谐的承诺。"

但仅无限期关闭教堂并不足够,《主教礼仪书》第1070至1092条规定了亵渎行为后必须举行的公开祈祷。

EWTN专栏解释,补赎需通过忏悔礼实施,应尽快举行并鼓励信徒告解。

"为象征忏悔,《礼仪书》建议撤去祭台所有装饰,移除所有喜庆标志,如灯光、鲜花等物品。"

专栏指出,主教应主持补赎礼,根据情况选择举行感恩祭或圣道礼仪。

但主教主持仪式时,需先祝圣清水洒祭台、诵念祷词、宣读经文并为祭台铺上台布后,方可重新敬礼祭台。

若圣体遭亵渎,则弥撒结束仪式需改为明供圣体、朝拜圣体及圣体降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