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抱紧”饭碗指南:这样稳赢,那样踩坑!
- “工作抱紧”现象正席卷职场:员工们死死攥住现有岗位不敢松手
- 招聘市场持续降温,新机会寥寥无几。劳动力市场与经济前景充满不确定性,让许多人不敢轻易变动
- 专家提醒:被动“抱紧”不如主动出击——拓展职业人脉、提升不可替代性才是破局关键
当下打工人正在疯狂“抱紧”自己的饭碗。
但职场专家和经济学家警告:抱紧工作也有正确和错误姿势——用错方式可能代价惨重。
“无脑抱紧工作绝非明智之举”,职业教练曼迪·伍德拉夫-桑托斯一针见血。
职场人为何疯狂抱紧工作?
最近几个月自愿离职率持续稳定在2%,创下2016年以来最低记录。
ZipRecruiter最新季度调查显示,约52%的新员工在过去两年仅跳槽一次,较第二季度的43%明显上升。
专家指出,这种“紧抱”行为很大程度上是形势所迫——找工作确实变难了。
就业增长明显放缓,招聘速度跌至2013年以来冰点(新冠疫情初期除外)。
“很多员工都清楚感受到市场的不确定性”,ZipRecruiter劳工经济学家妮可·巴肖直言。
但这并非单方面选择:雇主也在拼命留住员工。
回顾2021-2022年“大辞职潮”时期,企业曾面临严重用工荒。富国银行投资研究所高级策略师斯科特·雷恩在9月10日的市场评论中指出:“许多公司既怕人手短缺不敢裁员,又因关税政策和经济前景不明朗不敢扩招。”
巴肖补充道:随着就业市场降温,员工担心裁员潮将至——与其冒险跳槽,不如死守熟悉岗位更安全。
不过她同时透露转机:若美联储本周开始降息,招聘市场或重现活力。
抱紧工作的正确姿势VS作死姿势
巴警告称,选择留守同样存在风险——特别是安于现状、拒绝成长的员工。
“ complacency(自满)可能让你饭碗不保!”
科恩费里公司副总裁艾伦·瓜里诺透露:管理层裁员时往往综合主客观因素。客观指标包括考勤、任务完成度、工作态度等;而要对抗主观评价,就必须让自己“闪光的无可替代”。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这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当招聘活动减少时,雇主会觉得有资本要求更多——他们吃准你无处可去。”
专家建议可通过两种方式破局:主动承担更多责任,或明确表示愿意接受新挑战。
瓜里诺举例:即使客户暂时没有合作意向,仍保持维护关系的员工,将在经济回暖时占据绝对优势。
伍德拉夫-桑托斯为此提出“原位转型”策略:通过内部晋升、跨部门学习新技能等方式在现公司实现突破。
专家一致强调:寒冬期更要经营人脉网络。拓展你的社交资本——包括导师、同事、跨行业人脉,为市场回暖做准备。
“与其把时间浪费在海投简历,不如用来扩充人脉库。”瓜里诺预言:“下一轮‘大辞职潮’终将到来。那些提前构建社交网络的人,会第一时间接到机会的电话。”
版权声明:本文由龙图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