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AMK Hub图书馆将更方便但可能更拥挤,读者们表示
新加坡:退休人士吴蓓蒂每周一至周五早晨都会到宏茂桥公共图书馆报到。住在两个公交站外的她把到图书馆看报读书列为每日固定行程。
2026年起,吴女士和其他宏茂桥图书馆的常客将改至AMK Hub商场满足阅读需求并享受安静的空调环境。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7月1日证实,该分馆将于明年搬迁。
这位67岁的老人告诉亚洲新闻台,在官方宣布前就已听闻搬迁传言,并称其他图书馆常客也讨论过此事。
"我喜欢这里因为人不多。总有空位可坐,而且离我家真的很近,"她以华语向亚洲新闻台表示,并计划在搬迁后继续保持每日到访习惯。
"等搬过去再看看情况。商场里的空间可能较小,座位或许就没那么充裕了。"
国家图书馆管理局在脸书公告中未透露新馆规模等细节,仅表示具体信息将在准备就绪后公布。
该图书馆1985年启用,2003年翻新重开。主要服务周边居民的读者们表示已在此阅读多年。
管理局指出,新址与宏茂桥地铁站及公交转换站的"便捷连接"将提升可达性。"更完善的交通配套将让读者在新空间享受焕然一新的阅读体验。"
新馆将设置高墙书架,设计灵感源自宏茂桥地标。管理局还承诺提供沉浸式互动体验。
现址位于宏茂桥6道4300号的图书馆将维持运营至搬迁完成。目前两层楼的空间配备约50张可预约书桌,另有长椅、单人沙发、活动室及静音阅览室。
周三午间,亚洲新闻台记者观察到半数书桌有人使用,多媒体站也有数位读者。多数年长读者坐在休闲区阅读或使用手机。
71岁的王先生同样面临改变日常作息的困扰。这位退休人士在接受采访前尚不知搬迁消息。"AMK Hub根本没空间。除非设在顶楼原电影院位置。"他每日早晨来馆读报"做研究",随后午餐并到附近游泳。
他认为现址设施老旧,指出如Nex商场等分馆资源更优。"空间和环境都好得多。"虽然担心新馆面积缩水,但也承认现址人流量低且藏书量少。"其他分馆可能有三本相同书籍,这里只有一本。"
尽管有所顾虑,他仍计划继续前往新址。"我需要调整生活方式。这已成为我的日常爱好。"
常客们反映,考试季和学校假期时,带孩子的家长和学生会使图书馆拥挤起来。吴女士提到,有时幼儿园教师也会带学童前来。
为五岁孙子借书的家庭主妇杨女士认为,AMK Hub的新位置对她更为便利。虽然偶尔带孙辈同来,但多数时候独自或与丈夫代为借还书籍。
"面积可能会缩小,但空间对我影响不大。新加坡本就寸土寸金,附近有图书馆就很方便。"
28岁的陈俊良前来还书时回忆学生时代在此温习。"现在偶尔来纯粹因为住得近,"他表示除偶尔借书外没有其他到访理由。"很多书都有电子版,我只是来吃午饭时随便看看。"
午餐后在图书馆远程办公的珍珠琳·陈告诉亚洲新闻台,她每两周会来一两次预订座位工作。这位36岁的数字营销从业者住在几个公交站外。"工作日下午通常有位子,能享受免费空调办公。"
她预计搬迁后座位会更抢手,特别是下午放学时段。"到时候再看吧。估计会拥挤很多。如果太吵闹可能就不适合办公了。"
版权声明:本文由龙图智库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