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农民抵制从美国进口转基因作物
印度哈里亚纳邦:过去15年间,农民马亨德拉·辛格一直在印度北部哈里亚纳邦种植转基因棉花(即Bt棉花)。
他表示,这种转基因品种原本设计具有抗虫性。
"最初提供给我们的Bt棉种非常优质,"他补充道,"效果令人惊叹。我们获得了高产,销售价格理想,甚至不需要喷洒杀虫剂。"
但如今情况已然改变。
对转基因棉种产生抗性的粉红棉铃虫正威胁着他的作物,这种害虫可能导致棉花大幅减产。为保护作物,辛格不得不大量依赖农药。
"持续喷洒农药成本高昂,"他说。
"这正是我们当初放弃种植本地棉花品种的原因。尤其在夏季,要将成升的农药运到田间特别困难。"
目前印度超过96%的棉花种植为Bt棉。虽然该品种初期实现了高产,但多年来产量持续下降。
农民向亚洲新闻台表示,极端高温与反常降雨加剧了虫害暴发。他们指出Bt棉种难以适应变化的气候条件。
不可持续且存在隐患农业研究员杜希扬特·巴达尔指出,核心问题在于印度农民过度依赖农药。
"农民持续在转基因作物上使用大剂量农药,这本不该发生。正是这种行为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可持续农业实践推广机构Pragmatix Research的董事总经理表示。
还存在转基因棉花及过量使用农药可能进入食物链的隐忧。
多数印度农民采取自给耕作模式,用作物残余喂养牲畜,这些牲畜随后进入乳制品供应链。
"从商业角度进行基因改造的产物并非天然,不宜食用,"巴达尔强调。
"我们的食品政策必须确保全方位安全。这关乎全民健康。"
抵制转基因作物Bt棉花约三十年前率先在美国获准商用,2000年代初引入印度。
虽然印度政府未表达健康或环境方面的顾虑,但农业游说团体反对进一步引进转基因作物。
他们认为这类作物既不可持续也不安全,同时担忧大型种植商的商业化运作会边缘化小农。
转基因作物由此成为新德里与华盛顿贸易谈判的争议焦点,美方希望向印度出口转基因玉米和大豆。
印度正与十余个国家同特朗普政府进行谈判,现行90天关税暂停期将于7月9日终止,届时税率将大幅提升。
但允许美国转基因作物进入印度农业市场的问题仍是谈判主要障碍。
强烈反对持续存在农业专家还指出对采购非必需商品的担忧。
"印度在多数食品品类上都能自给自足,"食品加工产业部及农业部前联邦秘书西拉杰·侯赛因表示。
"例如没有必要进口大豆。若转基因玉米用于制造乙醇,何不直接进口乙醇。"
目前正在通过公众咨询制定国家转基因作物政策,但反对声浪依然强烈。
以拉杰什·库马尔为代表的农民已完全弃种转基因棉花。
库马尔种植本地棉品种已进入第二年,并计划持续下去。
"有人劝我不要在本地品种上浪费资金。但我未遇任何问题,收成也不错,"他说。
"看到我的成果,其他人也开始种植本地品种。"
版权声明:本文由龙图智库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