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我们生病的孩子在医院里为生命奋战的前429天,那段令人心碎的经历
2021年,当我怀着我们的第一个孩子28周时,我们去做了妊娠糖尿病检查。这本该是常规检查,所以当妇科医生严肃地看着我们说"你现在需要立刻去竹脚妇幼医院(KKH)"时,我们的血液都凝固了。
我立即被收治入院,但当时我们完全没想到,接下来会是四天保住腹中胎儿的生死战。
医生尝试了所有方法,但我们的小家伙情况太危急,必须通过紧急剖腹产提前出生。
随后经历的分娩过程完全不是我预想中的样子。
手术室里几乎听不到宝宝微弱的哭声。当我第一次听到孩子声音的短暂欣慰很快被打破——医疗团队迅速把她带走了,我甚至没能看孩子一眼或触碰她。
我的丈夫伊曼纽尔整个手术过程都只能在手术室外等待,完全不知道我们母女的情况。
当宝宝被推出手术室,伊曼纽尔立即跟着她去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分娩后的最初几个小时里,我见不到他们——只能躺在恢复床上,恐惧着最坏的结果。
仅29周大的劳拉提前来到了这个世界,她脆弱的肺部还没准备好呼吸。她全身通红稚嫩,插满了各种管子。
她体重只有700克,还没我的手掌大。
看着孩子无助地躺在保温箱里的那些日子,任何语言都难以描述我们的心碎——不知道何时才能触碰她,更别说抱她。
我们只能把手贴在保温箱透明的罩子上,希望手心的温度能传递给她。
为每一口呼吸而战劳拉生命的第一周,医生直言不讳地告诉我们她"病得很重","可能撑不过去"。
她患有严重的囊性肺病,需要持续呼吸支持。
她来到人世的最初日子充满了监护仪的警报和呼吸机的嗡鸣——这些声音后来成了我们生活的背景音,因为在她生命最初几年都依赖这些设备。
我们第一次抱起她时,其实是准备与她道别。出生20天的她已经历过心肺复苏和多次抢救。她小小的身体实在太虚弱了。
然而奇迹般地,她挺过了那个夜晚。接着是下一个夜晚。然后是无数个艰难的日日夜夜。
50天后,我们才再次有机会抱她。经过近两个月等待,我们终于实现了初为父母最渴望的肌肤相亲。
但大多时候,她仍虚弱得无法离开小床。我们只能守在一旁,看着她顽强抗争,祈祷我们的陪伴和爱能给她力量。
日复一日,我们坚持陪伴在劳拉身边,决心共同面对这场危险的过山车之旅。
即便如此,有时我们仍感到深深的无力。挑战似乎永无止境——一次次手术,一次次治疗。
漫长的等待14个月里,医院成了我们的第二个家。
由于新冠探视限制,我们失去了亲友的支持系统。但就像真正的家人一样,医生护士们陪伴我们走过劳拉的每一段治疗历程。
医生们如实告知病情,但始终鼓励我们保持希望。
护士们经常分享劳拉的小表情和小动作。当她在医院度过第一个生日时,她们和我们一起见证了这个重要时刻。
最重要的是,我和伊曼纽尔学会了前所未有地相互依靠,发现了彼此身上未知的力量。
经过429个艰难日夜,劳拉终于出院了。
我们心中充满喜悦,却也忐忑不安。在医院度过14个多月后,我们知道带她回家将是新的挑战。
居家生活回家后的头几个月,我们丝毫不敢松懈。
劳拉的气管造口管(连接气管)和胃食管反流问题意味着每个夜晚都需要警惕。她随时有窒息风险,所以我们时刻监控她的呼吸,即使在她睡觉时。
更换气管造口管和鼻饲管绝非易事,管理其他医疗设备同样充满挑战。
在最困难的时刻,我们特别感激竹脚妇幼医院家庭护理护士数月的专业培训。
虽然精疲力尽,但能带女儿回家,正是我们在漫长住院期间梦寐以求的一切。
她每一个无牙的笑容,我们能一起享受的每个宁静时刻,都提醒着这一路走来的不易。
我们加入了儿童气管造口互助小组,与其他有相似经历的家庭互相支持。甚至出院前,就有家长推荐了便于护理的医疗设备推车方案。
随着劳拉长大和活动增加,小组里有经验的父母教会我们如何调整推车以适应她的行动。
我们钦佩这些家长通过不断尝试找到支持孩子的方法,也感动于他们无私分享经验,帮助其他像劳拉这样——逐渐意识到身上管子和机器是自己生活一部分——的孩子。
分享故事早期,我们从另一个家庭记录孩子对抗相同疾病的Instagram中获得希望。很快,我们也在Instagram账号@raising.rara上记录自己的历程,展现劳拉如何在家人的呵护下克服困难茁壮成长。
这帮助我们与其他面临相似挑战的家庭建立联系,很快也有家长带着和我们当初同样的疑问和恐惧来咨询。
每当带劳拉外出,她身上的医疗设备总会引来路人困惑或惊恐的目光。许多处境相同的父母都向我们倾诉过类似的委屈经历。
虽然不能代表所有家长,但当被问及希望路人如何反应时,我们通常会说:请对这些孩子微笑,即使你第一反应是惊讶。
成人对可见差异的反应方式至关重要。
对孩子说声"嗨"或友好地挥手,远比问"你怎么了"更合适。
我们围绕孩子的言行会深刻影响他们对世界的认知。这不是礼貌问题,而是塑造人性的语言力量。
有特殊医疗需求的儿童清楚自己与众不同——但他们首先是孩子。和其他孩子一样,他们值得被温柔以待。
携手共建更有同情心的新加坡——一个能越过医疗设备看到美丽灵魂的社会。
如果您有故事分享或认识愿意参与本系列报道的人士,请将全名、地址及电话号码发送至voices [at] mediacorp.com.sg
版权声明:本文由龙图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