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匣子”能告诉我们关于飞机失事的哪些信息
新德里(美联社)——对上月印度航空空难的初步调查显示,飞机燃油警报开关被关闭,导致发动机燃油中断并在起飞后不久失去推力。
印度航空事故调查局周六发布的报告还发现,驾驶舱语音记录仪中可听到一名飞行员在航班最后时刻询问另一名飞行员为何切断燃油供应,对方回答称并未操作。
这架波音787-8梦幻客机于6月12日在西北部城市艾哈迈达巴德坠毁,造成至少260人遇难(含地面19人)。一名乘客奇迹生还,这是印度最严重的空难之一。
报告结论基于飞机黑匣子(驾驶舱语音记录仪与飞行数据记录器的组合体)恢复的数据。
以下是关于黑匣子的功能解析:
什么是黑匣子?
驾驶舱语音记录仪和飞行数据记录仪是帮助调查人员重现空难前事件的关键工具。
其醒目的橙色外观便于在残骸中定位(有时需在深海搜寻)。根据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官网,它们通常安装在飞机尾部——被公认为最可能幸存的部位。
驾驶舱语音记录仪的功能?
该设备收录无线电通讯及驾驶舱声音(如飞行员对话和引擎噪音)。
NTSB指出,调查人员会重点分析引擎异响、失速警报等声音特征,借此常能判断引擎转速及系统故障。
设备还记录机组间对话及空管通讯。专家需耗时一周制作精确的录音文字记录。
飞行数据记录仪的功能?
该装置监测飞行高度、空速、航向等至少88项参数(新型客机标准)。
部分型号可采集超千项数据(从襟翼位置到烟雾警报)。NTSB表示能据此生成飞行过程的计算机模拟动画。
黑匣子的起源?
有两位先驱对飞行记录设备做出重要贡献。
法国航空工程师弗朗索瓦·于斯诺1930年代发明了用胶片记录飞行参数的装置(据空客官网)。
澳大利亚科学家戴维·沃伦1950年代提出驾驶舱录音理念(据其2010年美联社讣告)。他在调查1953年"彗星"号首架商用喷气机空难时,意识到驾驶舱录音对事故调查的价值。其1956年制作的原型机数年后才获全球民航业认可。
为何称"黑匣子"?
空客公司解释,于斯诺的装置因使用感光胶片需避光存储,故得名"黑匣子"(实际从最初就采用橙色外壳便于搜寻)。
《史密森尼杂志》2019年文章提出其他理论:包括匣子空难后烧焦变黑的现象。该杂志指出,媒体使用这个称谓是"因其在空难后引发的神秘联想"。
版权声明:本文由龙图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