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叙利亚最近爆发的致命教派冲突的起因及其重要性
贝鲁特(美联社)——叙利亚境内贝都因部落、政府军与少数教派成员之间的冲突已造成数十人死亡,再次引发人们对这个国家脆弱的战后秩序崩溃的担忧。
该国正深陷分裂,试图从数十年的独裁统治和近14年内战中恢复。
自12月初总统巴沙尔·阿萨德在逊尼派伊斯兰反叛组织发起的闪电攻势中下台以来,忠于政府的部队与德鲁兹武装人员已多次爆发冲突,但周一的战斗可能升级为更大规模的冲突。
以下是冲突近日升级的主要原因及双方背景:
德鲁兹派与叙利亚新政府
德鲁兹宗教派别是起源于10世纪伊斯兰教什叶派分支伊斯玛仪派的少数群体。全球约100万德鲁兹人中超过半数居住在叙利亚,其余主要生活在黎巴嫩和以色列(包括1967年中东战争中被以色列从叙利亚夺取、1981年吞并的戈兰高地)。在叙利亚,他们主要聚居在南部的苏韦达省和大马士革部分郊区,如南部的贾拉马纳和谢赫萨赫纳亚。
过渡政府承诺包容包括德鲁兹人在内的少数群体,但3月下旬宣布的叙利亚新一届23人政府中仅有一位德鲁兹成员——农业部长阿姆贾德·巴德尔。
在阿萨德家族的严密统治下,宗教自由曾得到保障,当时该国以世俗化和阿拉伯民族体系自居。
德鲁兹人对如何应对新现状存在分歧:许多人支持与政府对话,另一些人则主张更对抗的方式。
双方紧张关系的根源
叙利亚各宗教和族群担心在以伊斯兰主义者为主(部分与极端组织有关联)的新体系中的地位。
新总统艾哈迈德·沙拉阿本人曾是基地组织成员。尽管他承诺保护少数族群权利,但阿萨德倒台后已发生多轮教派仇杀。
以阿拉维派为主导的阿萨德家族统治曾压迫占多数的逊尼派,同时赋予少数群体部分权力。
叙利亚内战期间,德鲁兹人组建民兵部分是为抵御视他们为异端的穆斯林原教旨主义武装。2018年,"伊斯兰国"组织在苏韦达省袭击德鲁兹人,造成200多人死亡、20余人被劫持。
检查站抢劫引发冲突
英国监督组织"叙利亚人权观察"称,冲突始于苏韦达省贝都因部落成员设卡抢劫一名德鲁兹人,随后双方爆发报复性袭击和绑架。
政府安全部队介入维稳,但被指偏袒贝都因部落。
以色列周一空袭了叙利亚南部军事坦克。以方视德鲁兹人为忠诚的少数群体,常服役于军队,并不希望伊斯兰武装靠近北部边境。阿萨德倒台后,以军已控制联合国巡逻的戈兰高地附近缓冲区,并对军事目标实施数百次空袭。
尽管许多叙利亚德鲁兹人反对以色列干预,但该群体也对大马士革新政权心存疑虑。
教派暴力升级之忧
冲突引发教派暴力循环的担忧。3月阿萨德支持者伏击政府军引发数日教派复仇袭击,造成数百平民死亡(多为阿萨德所属的阿拉维派)。调查委员会尚未公布结果。
大马士革当局与库尔德领导的东北部当局关系也日趋紧张。尽管3月达成部队合并协议,但实施陷入僵局。
持续动荡可能破坏叙利亚战后的脆弱复苏。十年战争摧毁基础设施,致2300万战前人口半数流离失所。联合国2017年估计重建需2500亿美元,专家现认为可能高达4000亿美元。
版权声明:本文由龙图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