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们返校了,哈佛与白宫的谈判这下更难收场了
数月来,哈佛大学与特朗普政府持续谈判,试图化解联邦政府对该校及其校园文化的调查,并挽回被取消的数十亿美元科研经费。至少在剑桥校园里,许多人曾期盼能在秋季学期开学前达成协议。
但直到周二开学前夕,协议仍未见踪影。就在哈佛学生、教职员工和校友焦灼等待谈判结果之际,秋季校园生活的重启反而可能使谈判复杂化——至少对校方管理层而言如此。
夏季校园寂静时,哈佛悄然推行了多项改革(部分符合白宫要求),这些举措遭到众多师生反对。如今随着师生返校,达成广泛校园共识的压力或将激增——要么签署让全校接受的全面协议,要么继续对抗备受诟病的政府要求。
"我们最担心的是他们趁我们不在时偷偷达成协议,让我们连抗议的机会都没有,"哈佛大三学生、反对校府协议的校园组织"自由学生团"联合创始人卡尔·莫尔登表示,"现在这种情况没有发生,既给了我们希望,也提醒我们必须持续发声...通过抗议阻止哈佛与特朗普交易。"
据匿名向《环球报》透露的特朗普政府官员表示,谈判仍在进行,但近日双方并未显著缩小分歧。在本周内阁会议上,特朗普总统直接教育部长琳达·麦克马洪:"少于5亿美元免谈。"
"别妥协,琳达,"他强调。
哈佛发言人拒绝对谈判置评。
自今年1月以来,特朗普政府始终指控哈佛未能有效遏制校园反犹主义(尤其在加沙战争抗议期间),并指其整体过度左倾。哈佛本身也承认校园存在反犹问题——今年初曾发布500页重磅报告揭露校园反犹与伊斯兰恐惧现象,并采取了连特朗普政府都认可的改进措施。
但白宫的要求远不止于反犹改革,更包括强制哈佛彻底改革治理架构、招聘机制和招生政策。四月间哈佛对这些要求的强烈拒绝,为其赢得了校内外广泛支持。
作为回应,联邦政府取消了近30亿美元科研经费,试图禁止哈佛接收国际学生,并威胁撤销其认证资格。
哈佛随即提起诉讼,并在初期赢得数场法律胜利(关于联邦资助的诉讼已要求法院在9月3日前裁决)。但白宫持续升级施压,从员工档案到专利授权展开全面调查。单靠法庭裁决恐难终结政府的广泛围剿。
与此同时,幕后谈判始终在进行,特朗普多次暗示"历史性协议"即将达成。尽管今夏政府已与哥伦比亚大学、布朗大学达成协议,哈佛始终是其最主要目标。
随着下周开学,多个学生组织表示正准备向校方施压,要求其坚持抗争。
莫尔登所在的团体正是为反抗特朗普针对哈佛的行动而成立。他透露正在策划公开示威,敦促校方坚持法律斗争而非妥协。他担忧任何协议都将意味着哈佛变相认可特朗普的要求,导致后续更多苛求。
"每退让一步,"莫尔登断言,"他就会得寸进尺。"
正处于与校方合同谈判期的哈佛研究生工会则表示,越来越担忧校方在反歧视政策话语权等领域的让步。
"作为工会,我们担心哈佛会站在特朗普一边而非教职工这边,"谈判委员会成员亚历克西斯·米兰达表示,"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确保劳动者赢得应有权利,无论是否达成协议,我们都将持续向哈佛施压。"
(哈佛发言人六月曾表示,其向工会提交的反歧视提案"与校方立场一致,认为《非歧视、反欺凌及第九条政策》是处理此类问题的适当程序")
已引发学生愤怒的举措包括:校方本月依据禁止"私自悬挂展示物"的新规,要求教授拆除自2020年起一直展示在实验室窗外的"黑人的命也是命"标牌。
哈佛文理学院发言人詹姆斯·奇泽姆声明强调,校园规定禁止任何未经事先批准的标识。"无论内容为何,该位置的所有悬挂物都会被清除。即便写着"打败耶鲁"也必须拆除。"
教职工群体中亦有人将特朗普的手段比作勒索。正在起诉特朗普政府的哈佛美国大学教授协会成员誓言,将反对任何包含政府越权条款的协议。
"若董事会愿与政治操盘手进行勒索式幕后交易,保卫学术自由、大学自治与言论自由的重任就必须由教职工、学生和校友承担,"哈佛教授柯尔斯滕·韦尔德与安德鲁·克雷波在本月《环球报》专栏中写道,"在我们代表哈佛提起的诉讼中,绝不会拿这些原则做交易。"
但教职员工并非铁板一块,部分依赖联邦拨款开展研究的学者正承受更直接的压力。
因经费冻结损失700万美元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资金的哈佛医学院教授阿尔贝托·阿舍里奥坦言,虽然学术自由不可妥协,也信任校长艾伦·加伯能捍卫这一原则,但经费短缺越久,就越担心顶尖合作者会另谋高就——这不仅将破坏哈佛学术生态,更可能迫使研究从头开始。
"若资金无法恢复,我们不仅将承受巨大损失,更会错失改善民众健康的良机,"阿舍里奥沉痛表示,"我们需要灵活应对,这不是为了我们自己或哈佛,而是为了数百万长期投资我们研究、期待成果的普通人。"
当然,作为一座以世纪而非学期为思考单位的学术圣殿,尽管开学季的压力看似紧迫,但任何协议的实质内容远比达成时机更重要。
"哈佛应以原则性与务实性兼具的态度处理此事,"前校长拉里·萨默斯指出,"至于时机,应取决于谈判的内容与结果。"
版权声明:本文由龙图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