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媒体曾漠视加沙苦难,如今开始聚焦巴勒斯坦民众困境
以色列特拉维夫(美联社电)——加沙地带的战争图景,近日在以色列新闻中开始呈现不同面貌。
过去两年间,以色列电视台几乎对加沙的苦难视而不见,持续向观众输送着以色列英雄主义叙事、人质家属的悲怆与阵亡将士的哀荣。
但变革正在发生。最近数月,部分以色列媒体开始播出加沙儿童营养不良的震撼画面,并推出多篇深度揭露巴勒斯坦人日常生存困境的报道。
这一微妙转变恰逢以色列面临空前的国际舆论压力,折射出国内关于是否停止军事行动的深刻分歧——尽管抗议浪潮与媒体报道至今未能撼动政策走向。
「这不仅是关注加沙现状,更是从以色列自身立场出发的反思:我们的行动是否符合战争目标?」希伯来大学传播学教授埃兰·阿姆萨勒姆直言。
总理内塔尼亚胡基本无视了以解救人员为核心的反战浪潮。自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袭击及两年地区冲突后,声援巴勒斯坦的呼声更显式微。
10月7日之殇
战争初期的画面充斥着哈马斯武装突破边境、洗劫以军基地和农场的场景。加沙流出的影像显示,当血肉模糊的人质被游街示众时,街头竟有人欢呼庆祝。
约1200人(多为平民)遇难,251人被掳为人质。经停火协议换回部分人员后,仍有48人滞留加沙,其中约20人生死未卜。
这场以色列本土遭遇的最惨烈袭击,至今主导着当地新闻播报。初期数月,被称作「以色列版9·11」的事件激发全民团结,而国际媒体已迅速将焦点转向加沙战事。
「战争期间的大部分报道,都刻意淡化了加沙的苦难、饥荒与毁灭。」以色列知名新闻主播拉维夫·德鲁克指出,「即便涉及相关内容,也完全从以色列视角出发——只看重打击哈马斯的成效。」
以色列自开战便禁止国际记者独立进入加沙,仅允许经军方组织的访问。保护记者委员会数据显示,至少189名巴勒斯坦记者死于以军火力,这是该组织记载中记者伤亡最惨重的冲突。
「这是场诡异的21世纪战争:人人能用手机直播,却缺乏可信的现场目击者。」德鲁克感叹。
聚焦苦难的代价
部分关注人道危机的新闻人正遭遇反弹。
以冷静风格著称的王牌主播约尼特·莱维,在七月报道国际媒体关注的饥荒时罕见发声:「或许该承认这不是外交失利,而是道德破产——我们必须从此处开始反思。」这位拒绝美联社采访的主播,随即被亲内塔尼亚胡的Channel14频道评论员称为「哈马斯发言人」,右翼活动家更指控她「朝以军脸上吐口水」。
右翼媒体评论员常公开欢呼巴勒斯坦人的死亡与房屋摧毁,声称加沙没有无辜平民,主张应采取更猛烈军事行动。
据加沙卫生部门统计,冲突已致超6.4万人丧生(未区分平民与战斗人员)。该机构由哈马斯政府管理但由医疗专业人士运作,其数据被联合国及多家独立机构采信。以色列质疑数据真实性却未提供替代统计。
以色列i24电视台阿拉伯事务记者兹维·耶赫兹凯利,竟对以军袭击医院致5名记者死亡表示欢迎,毫无证据地指控他们与哈马斯合作散播损害以色列的假新闻:「迟做总比不做好。」
以军随后声明,包括美联社合作记者玛丽安·达加在内的遇难者均非可疑武装人员,否认针对记者进行打击。
变革征兆
尽管如此,近周报道仍出现微弱转机:主流媒体开始出现更多巴勒斯坦人的长篇故事。
以色列记者给予饥荒危机更多版面——今年初以色列曾全面禁止食品药品等人道援助长达两个半月。
主流电视新闻现偶尔播出加沙民众访谈(为保护受访者安全需数字变声处理),但这些内容仍被国内议题的报道量彻底碾压。
左倾报纸《国土报》记者尼尔·哈松及其同事,始终坚持报道巴勒斯坦人的真实处境,屡次批评以色列行事方式,但在当前媒体环境中已成孤例。
「10月7日后,某种共识已然破裂——关注另一方的痛苦变成政治不正确。」哈松坦言,「但以色列民众比媒体想象的更成熟。他们具备倾听的能力,反而是媒体自我审查过度。」
版权声明:本文由龙图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