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只要AI需求持续高涨,科技泡沫似乎安全无虞
尽管在追求人工智能(AI)方面投入了数万亿美元,但它仍然无法回答这个关乎其存在意义的问题:AI是一项真正具有变革性的技术,类似于铁路,还是一个即将破裂并拖累全球市场的泡沫?
在(目前)缺乏数字生成的明确答案的情况下,芯片制造商英伟达的表现是一个很好的参考指标。
这家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发布的季度业绩不仅揭示了当前的表现,也为未来提供了线索。
英伟达的增长与AI息息相关。该公司以开发用于游戏的图形处理芯片(GPU)而闻名,到2022年,其收入达到90亿美元。这是一笔可观的金额,但很快就被超越,因为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发现了其GPU在新兴AI技术中的潜力,并将整个公司投入到其发展中。
这确实是变革性的。
在ChatGPT于2023年初为大型语言AI模型(LLM)提供了公开的概念验证后,英伟达开始腾飞。其估值在去年翻了三倍,今年已经上涨了35%,市值达到4.4万亿美元。
这相当于富时100指数所有公司总市值的两倍,并且比英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高出近25%。
然而,天价估值伴随着同样高的期望,这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尽管英伟达报告的第二季度收入为467亿美元,利润为264亿美元,两者均超出预期且同比增长超过50%,但市场最初并不满意,英伟达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下跌了3%。
这种情绪可能不会持续,但可以用英伟达进入中国市场的问题来解释,此前这一市场一直被唐纳德·特朗普封锁。黄仁勋已与美国总统达成协议,将其对华销售收入的15%上缴,但在协议签署之前,英伟达既没有记录也没有预测中国市场的收入。
近几个月来,围绕AI的氛围也发生了变化。麻省理工学院最近的一份报告发现,尽管企业界投入巨资,但几乎没有证据表明AI投资带来了有意义的回报。
在OpenAI的ChatGPT-5发布后反响平平,其创始人萨姆·奥特曼作为炒作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公开质疑市场是否过热。
尽管有这些杂音,英伟达认为其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并且有充分的理由。科技巨头谷歌、微软、Meta和亚马逊等许多公司都在追逐AI的潜力,或许不确定它最终能带来什么,但迫切希望成为第一个发现的人。
这种动力正在推动硬件方面的巨额投资。英伟达第二季度超过410亿美元的收入来自数据中心设备的销售,并预测到本十年末还将有3万亿至4万亿美元投入AI基础设施。
如果实现这种规模的投入,那么英伟达和黄仁勋将继续获胜。就像加州淘金热期间将勘探者运往西部的铁路先驱一样,只要他们不断尝试,是否能够幸运地发现金矿并不那么重要。
版权声明:本文由龙图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