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增53例本土确诊病例,疫情形势引发关注
12月2日,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最新疫情通报,11月30日0时至24时,内蒙古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3例,全部集中在呼伦贝尔市。这是今年入冬以来内蒙古出现的最大规模本土疫情。
据通报,新增的53例确诊病例中,呼伦贝尔满洲里市报告50例,新巴尔虎右旗报告3例。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3例是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截至目前,满洲里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已达73例,全市已划定3个高风险区和1个中风险区。
疫情溯源与防控措施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本次疫情源头初步判定为境外输入。满洲里作为重要的边境口岸城市,疫情防控面临较大压力。目前所有确诊病例均已转运至满洲里口岸医疗医院进行隔离治疗。
为快速阻断疫情传播,满洲里市已采取多项防控措施:
1、11月29日启动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共采集样本154084份,检出阳性15例;
2、12月1日8时启动第三轮核酸检测,截至当日12时已完成73851份样本采集;
3、12月2日8时启动第五轮全员核酸检测工作。
确诊病例详情与治疗情况
通报显示,新增的243-268号确诊病例均为满洲里市封闭管控区人群核酸检测筛查阳性,经专家组会诊后确诊。目前所有患者病情稳定,正在接受规范治疗,重症病例数量持续减少,尚未出现死亡病例。
国家卫生健康委专家组成员表示,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新冠病毒在低温环境下存活时间延长,传播风险加大。特别是近期出现的奥密克戎变异株,具有更强的传播力,给疫情防控带来新的挑战。
除内蒙古外,全国其他地区也出现零星散发病例。11月30日,广西报告8例、上海报告3例、黑龙江报告10例确诊病例。各地均已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开展流调溯源和隔离管控工作。
专家建议与防控提示
疾控专家提醒公众:
1、密切关注疫情动态,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
2、坚持做好个人防护,科学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
3、符合接种条件的群众应尽快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
4、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要及时就医,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内蒙古自治区疫情防控指挥部表示,将继续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措施,加强边境口岸防控,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呼吁广大群众理解支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共同筑牢疫情防控防线。
版权声明:本文由龙图智库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