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环王》导演支持新西兰已灭绝恐鸟的长远复活计划
华盛顿(美联社)——电影制片人彼得·杰克逊拥有已灭绝新西兰鸟类恐鸟(moa)的最大私人骨骼收藏之一。他对这种不会飞、形似鸵鸟的鸟类的痴迷,促成了与一家生物技术公司的特殊合作——该公司以宏大的复活灭绝物种计划而闻名。
周二,Colossal Biosciences公司宣布启动一项基因工程计划,旨在通过杰克逊及其合伙人弗兰·沃尔什提供的1500万美元资金,培育出类似已灭绝的南岛巨型恐鸟(高达12英尺/3.6米)的活体鸟类。该合作还包括新西兰本土的Ngāi Tahu研究中心。
"拍电影是我的本职工作,研究恐鸟是我的兴趣所在,"杰克逊说。"每个新西兰学童都对恐鸟着迷。"
外界科学家表示,让灭绝物种在现代环境中复活的想法很可能无法实现,尽管调整现存动物的基因使其具有相似生理特征或许是可行的。科学家们对这种做法的价值意见不一,部分人担心关注已灭绝生物可能会分散保护现存物种的精力。
恐鸟曾在新西兰栖息了4000年,约600年前因过度捕猎而灭绝。19世纪被带到英格兰的一具大型骨架(现陈列于约克郡博物馆)重新引发了国际社会对这种长颈鸟类的关注。
与Colossal公司对恐狼的研究不同,恐鸟项目尚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约两年前,杰克逊听闻该公司致力于"反灭绝"(即培育基因相似的替代物种)猛犸象和恐狼后,通过电话联系启动了合作。
随后杰克逊将Colossal介绍给他通过收集恐鸟骨骼结识的专家。当时他已收集了300至400块骨骼。
在新西兰,买卖私人土地上发现的恐鸟骨骼是合法的,但在公共保护区则禁止——也不允许出口。
Colossal首席科学家贝丝·夏皮罗表示,项目第一阶段将鉴定保存完好的骨骼以提取DNA。
这些DNA序列将与现存鸟类(包括地栖的䳍和鸸鹋)基因组对比,"找出恐鸟区别于其他鸟类的独特性状"。
Colossal曾用类似方法对比灭绝恐狼与灰狼的古代DNA确定基因差异,随后从活体灰狼提取血细胞,使用CRISPR技术在20个位点进行基因编辑。去年底诞生了具有白色长毛和强壮颌部的幼崽。
夏皮罗指出,鸟类研究面临不同挑战。与哺乳动物不同,鸟类胚胎在卵内发育,因此胚胎移植代孕的过程不会像哺乳动物体外受精那样。
"任何选定进行反灭绝的物种都需要克服诸多科学障碍,"夏皮罗说,"我们正处于非常初期的阶段。"
杜克大学生态学家斯图尔特·皮姆(未参与项目)表示,即便Colossal团队成功培育出具有恐鸟特征(巨大足部、粗壮尖爪)的高大鸟类,还存在将其安置何处的紧迫问题。
"能在已灭绝的地区重新引入物种吗?"他说,"我认为他们很难真正实现这一目标。"
"这将是一种极其危险的动物,"皮姆补充道。
项目方向将由坎特伯雷大学Ngāi Tahu研究中心的毛利学者指导。该部落考古学家、恐鸟骨骼专家凯尔·戴维斯表示,这项工作"真正重燃了我们研究自身传统与神话的兴趣"。
在杰克逊与戴维斯研究恐鸟遗骸的考古遗址之一金字塔谷,还留存着毛利人的古代岩画——部分描绘了灭绝前的恐鸟形象。
项目顾问、新西兰基督城坎特伯雷博物馆自然史高级策展人保罗·斯科菲尔德回忆,他初次见到这位《指环王》导演时,是去其家中帮助鉴定各类骨骼所属的9种已知恐鸟物种。
"他不仅收集了一些恐鸟骨骼——更拥有全面系统的收藏,"斯科菲尔德说。
版权声明:本文由龙图智库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