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随着韩国艺人斩获美国重要奖项,韩流的下一步将如何发展?
新加坡讯:一则震动全球娱乐界的消息传来,韩国音乐剧《也许快乐结局》横扫六项托尼奖,成为本年度最受瞩目的百老汇剧目之一。
许朴成为首位获得托尼奖的韩国人。这位与长期合作伙伴威尔·阿勒雷特共同创作《也许快乐结局》的音乐人,一举斩获最佳音乐剧剧本和最佳原创音乐奖。
这些胜利标志着韩国娱乐业正式跻身EGOT殿堂。
EGOT是专为那些赢得艾美奖、格莱美奖、奥斯卡奖和托尼奖大满贯的艺术家设立的称号。这类创意与表演艺术的典范,如奥黛丽·赫本和芭芭拉·史翠珊,通常来自西方世界,但如今韩国也加入了这一行列。
《寄生虫》导演奉俊昊是首位获得奥斯卡的韩国人,而歌剧演唱家曹秀美则是首位格莱美得主。2022年,《鱿鱼游戏》导演黄东赫和主演李政宰分别成为首位获得艾美奖最佳剧情类导演和最佳男主角的亚洲人。
用"国家成就"来形容EGOT地位或许有些奇怪,但在韩流席卷全球的背景下,韩国的这一成就显得尤为耀眼。
《也许快乐结局》的托尼奖大捷会成为韩流的转折点吗?韩国娱乐产业现在是否正式获得了" prestige"地位?
意外黑马这部讲述两个机器人相恋的故事最初于2016年在首尔上演。当它的美国改编版于2024年11月在百老汇首演时,几乎没人抱有太高期待。
仅有四名演员和一支室内乐团的配置,在动辄庞大阵容、大型管弦乐队和奢华布景的百老汇舞台上显得相当精简。
质疑声不仅来自制作规模。在《芝加哥》《魔法坏女巫》等长青剧目、《狮子王》《阿拉丁》等热门IP改编剧,以及《MJ音乐剧》《妈妈咪呀!》等点唱机音乐剧主导的环境下,原创音乐剧鲜有成功先例。
人们也不确定该如何看待韩国音乐剧的美国改编版——韩国音乐剧真的能自成体系吗?
今年早些时候,我有幸在百老汇观看了这部剧。我完全被征服了——主演达伦·克里斯和他的团队展现出惊人的实力,音乐在避免喧嚣的同时完美唤起了强烈情感。
在充斥着过度熟悉IP的娱乐环境中,《也许快乐结局》提供了一个真正独特的故事,在短短90分钟的演出中不断直击观众心灵。它最终成为口碑爆棚的黑马剧目,主要依靠戏剧爱好者和社会媒体的自发传播。
离场许久后,我仍在思考这部作品在一个快速成长但仍显模糊的领域所代表的意义:西方与韩国艺术娱乐的交汇点。
K-POP入侵?自2012年PSY的《江南Style》YouTube点击突破10亿以来,"K-pop入侵"就成为热议话题,堪比60年代英国乐队攻占美国市场的盛况。
此后态势愈演愈烈,K-pop团体频频亮相西方重要音乐颁奖礼和音乐节,越来越多韩国影视作品在欧美赢得观众与赞誉。
对关注西方娱乐动态的人来说,这块"草坪"确实越来越"韩化"。但这场文化渗透并非单向。
西方受韩国影响的同时,韩国也在加速西化。众所周知,大型K-pop学院在培训体系中常以碧昂丝、蒂娜雪等西方艺人作为标杆。
我们看到越来越多韩国演员为拓宽戏路学习英语,如朴叙俊和李政宰近期分别为参演漫威和《星球大战》系列做准备。
过去几年,韩国戏剧界涌现大量西方现代作品,包括《冥界》等热门剧目。特别是韩版《芝加哥》凭借创新的编舞和表演变奏赢得西方戏剧迷的青睐,不少观众甚至认为其品质超越百老汇原版。
当竞争转为合作在此背景下,《也许快乐结局》的合作模式似乎水到渠成。许朴和阿勒雷特强调,该剧从构思之初就是为韩美两国市场共同打造的作品。
或许这正是韩流的下一个方向——不仅是西方艺术文化中的"外来客",更成为全方位的合作伙伴。
虽然最初可能是韩国经纪公司为迎合大众市场培养西化偶像,但这一趋势已自成脉络。
以Blackpink为例,这个女团四名成员中有三位在入行前就精通英语。如今她们正以截然不同的方式成为"西方"艺术家:Lisa参演热门剧集《白莲花度假村》最新季,Jennie在科切拉音乐节个人演出,Rose与布鲁诺·马尔斯合作的英文单曲《Apt》大获成功。
她们不再像15年前进军美国的WalertGirls那样简单地将韩语歌曲翻唱为英文版,而是创作根植于西方审美的作品。有同事感慨,电台播放Jennie的歌曲时,完全无法将其与其他西方流行歌星区分。
当然,文化霸权过度扩张存在风险。韩国艺术家不应被迫创作"西方艺术"以求生存,反之亦然。
但跨文化合作新路径的开启本身就令人振奋,尤其当它孕育出《也许快乐结局》这样的瑰宝时。在这个时代,真正的风险或许在于试图界定何为纯粹的美国或韩国文化。
版权声明:本文由龙图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