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感到疲倦?这可能是癌症、糖尿病或心理健康等潜在问题的信号
你一定经历过熬夜后的第二天。到了下午两点,你的精力就撑不住了。但通常补个觉或好好睡几晚就能恢复。
但如果你每天醒来时身心都在说"不,谢谢"和"能再躺会儿吗",情况就不同了。
"医学上,疲劳通常是一种更持久的身心或情感耗竭状态,"国立大学综合诊疗所家庭医生许医生说,"疲劳还会影响日常生活能力,且休息或睡眠也无法缓解。"
新加坡人普遍疲劳。"我接诊的疲劳病例很常见,大约每100名患者中就有两三个,"许医生说。
但别急着把精力不足归咎于年龄、缺觉或工作压力,这可能涉及影响身心的健康问题。以下是几种可能:
人人都会疲劳,我为什么要担心?"长期疲惫不正常!"许医生强调,"必须让人们明白充足睡眠后神清气爽的重要性。"
放下手机好好睡觉很有必要。"优质睡眠对肌肉、器官和细胞修复至关重要,"芽笼综合诊疗所心理学家说,"睡眠还能降低心血管并发症风险,帮助控制体重。"
心理健康也依赖睡眠。"睡眠障碍可能增加焦虑抑郁风险,导致认知功能下降,影响情绪调节能力。"
疲劳的常见症状有哪些?许医生解释,包括长期疲倦、休息后仍嗜睡、反复头痛、头晕、肌肉酸痛无力、对活动失去兴趣、情绪受影响等。
"但患者通常不会直接说"我疲劳",而是主诉持续疲倦、精力不足或过度嗜睡影响了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
哪些健康问题会导致疲劳?疲劳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征兆,但长期疲惫不意味着你一定患癌、糖尿病或狼疮。以下是这些疾病如何消耗你的能量:
1. 癌症
健康细胞需与癌细胞争夺营养,身体还要消耗能量对抗癌症引发的慢性炎症。
据克利夫兰诊所,80%-100%的癌症患者会出现癌性疲劳。"这种疲劳无缘无故,无论如何休息都无法缓解。"
某些癌症更耗能。如乳腺癌和前列腺癌会改变激素水平,引发疲劳等副作用。
某些血癌和胰腺癌、结直肠癌会产生细胞因子,这些免疫系统蛋白也会导致疲劳。
其他癌症可能分泌物质阻止身体利用钙、钾等营养维持心脏和肌肉运作,从而导致嗜睡疲劳。
2. 糖尿病
食物消化成血糖后,胰腺分泌胰岛素供身体利用。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不足,细胞缺乏能量就会疲劳。
"低血糖也会导致疲劳,尤其频繁发作且无预警的人。治疗后仍可能感到疲倦。"
此外,口渴尿频虽不直接导致疲劳,但会影响夜间睡眠。
"炎症、器官损伤和激素失衡等生物因素也会引起疲劳。"
3. 自身免疫疾病
100多种自身免疫疾病(如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和多发性硬化症)都会让免疫系统攻击自身而非细菌病毒。
身体持续自我攻击和防御需要大量能量,这解释了患者为何常感精疲力竭。
自身免疫疾病还可能直接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干扰神经递质信号和大脑功能,加重疲劳。
4. 睡眠障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等睡眠障碍是最容易想到的原因。事实上睡眠障碍有10种类型。
"包括入睡困难、维持睡眠障碍、白天过度嗜睡、昼夜节律紊乱以及影响睡眠质量的生理状况。"
"睡眠障碍会破坏自然睡眠周期,干扰身心恢复所需的深度睡眠,导致持续疲倦和全天精力不足。"
5. 心理健康问题
压力、焦虑和抑郁会扰乱睡眠耗尽精力。从醒来到入睡,大脑持续被焦虑念头轰炸,难怪你会精疲力尽。
梅奥诊所指出,这些情绪问题也可能是生活压力事件导致的情感耗竭表现。压力激素释放会加剧这种耗竭。
何时该就医?许医生表示:"因人而异,因为个人最了解自己的身体。关键是自我反思找出潜在原因,如睡眠障碍、营养问题或心理健康状况。"
"通常,如果已找出可能原因并调整生活方式(如改善营养、睡眠和压力管理),但2-4周后仍持续疲劳,就该就医了。"
"如果疲劳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功能或人际关系,或有基础疾病,应尽早求助。突然出现的疲劳、严重症状或怀疑潜在疾病时也一样。"
版权声明:本文由龙图智库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