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 > 正文内容

美联社报道要点:出售20万海洋除碳信用额公司引关注

admin2025-07-11 16:31商业16

成立于三年前的Gigablue公司宣称,他们设计的颗粒物在海洋中释放后能将碳封存在海底。该公司表示其工作将直接拯救地球。

但外界科学家因该公司信息披露不足感到沮丧,他们指出这项技术是否如公司描述般有效仍存在重大疑问。这些质疑凸显了这个建立在宽松监管和宏大承诺基础上的行业所面临的张力。

以下是美联社报道的要点:

什么是Gigablue?

这家由以色列企业家创立的公司原名"Gigaton",名称源自科学家普遍认为每年需要从大气中清除的十亿公吨二氧化碳——这是减缓全球变暖的必要量。

该公司去年在南太平洋开始试验,并称将与各国政府合作创建"封存场"——在特定海域按季节周期释放颗粒物"脉冲"。

今年早些时候,该公司宣布达成历史性里程碑:售出20万碳信用额。据追踪网站CDR.fyi显示,这是海洋气候初创企业迄今最大单笔交易,占去年全球海洋碳信用额总销量过半。

碳信用如何运作?

过去十年日益流行的碳信用额,是象征从大气中清除一公吨二氧化碳的凭证。理论上,购买信用额的企业无需自身减排即可实现碳足迹降低——例如通过付费让第三方植树或直接从空气中捕集二氧化碳。

目前仅少数国家要求本土企业购买碳信用,多数采购企业属自愿行为。

这类信用额资助了包括Gigablue在内致力应对气候危机的初创企业,但也面临监管参差、科学复杂性等问题,部分案例甚至涉及欺诈。

Gigablue的20万信用额出售给SkiesFifty,这家新成立的公司专注航空业绿色实践投资。双方均未透露交易金额,市场常见碳信用单价数百美元,但Gigablue官网图表显示其价格几乎是当前碳捕集技术中最低的。

Gigablue技术原理

该公司专利颗粒物通过在海洋悬浮数日促进藻类生长,随后快速沉入海底来实现碳封存。

藻类因生长时吸收周围水域二氧化碳的特性长期受气候科学家青睐。Gigablue预期随藻类沉入深海或海底的碳可被封存数百至数千年。

终极目标是大幅降低二氧化碳浓度,促使海洋通过从空气中吸收更多CO2来重新平衡大气系统。此举将有效延缓气候变化,但相关研究仍在进行中。

颗粒物成分

尽管已达成多项商业协议,Gigablue仍未公开颗粒物具体成分。公司解释称需根据不同海域和季节定制不同配方。

"这是专有技术,"首席技术官Sapir Markus-Alford表示。

公开文件透露了可能成分:新西兰首次试验使用纯蛭石(盆栽土常用多孔黏土),第二次试验配方包含蛭石、岩石粉、植物蜡及锰铁元素。

去年公布的专利显示颗粒物还可能含棉花、稻壳、黄麻等天然材料,或聚酯纤维等合成成分。公司称已委托环境机构验证其对贻贝等数千物种的安全性。

学界质疑

多位独立科学家向美联社表示,难以理解技术细节披露极少的公司如何能获得20万信用额大单。他们指出技术成败关键取决于藻类生长量及沉入深海的比例——这两项数据Gigablue均未公布。

丹麦理工大学海洋生态学家Thomas Kiørboe与塔斯马尼亚大学研究藻类碳循环的Philip Boyd质疑:颗粒物内部藻类能否获得足够光照?Kiørboe认为颗粒物更可能吸引饥饿的细菌;Boyd指出每小时百米的下沉速度可能导致藻类脱落。

鱼类吞食颗粒物的可能性也令碳捕集效率存疑,并引发对海洋生态影响的担忧。Boyd期待看到藻类生长的实地数据,以及海洋因此增加大气CO2吸收的证据。

Gigablue回应称细菌消耗影响有限,其测量方式已考虑下沉过程中的损耗。公司强调新西兰国家水与大气研究所(国有机构)已对其方法论进行多轮评审。该所首席海洋科学家在公开信中表示,确信Gigablue的工作"科学可靠"且碳封存测量方案严谨。

本报道获得沃尔顿家族基金会资助。美联社对所有内容全权负责。

__

联系美联社全球调查组:[email protected] 或 https://www.ap.org/tips/

版权声明:本文由龙图智库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51qnews.com/202507/471702.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Iris Van Herpen在巴黎推出由生物发光藻类制成的"活体"高级定制礼服

Iris Van Herpen在巴黎推出由生物发光藻类制成的"活体"高级定制礼服

巴黎(美联社)——多年来,荷兰神童兼名人宠儿艾里斯·范·赫本始终占据时尚前沿,从香蕉叶、可可豆甚至3D打印聚合物等出人意...

天津新增45例本土阳性病例,4例详细行动轨迹公布

天津新增45例本土阳性病例,4例详细行动轨迹公布

临沂市疫情防控最新通报:新增19例无症状感染者 涉及8个区县临沂市卫生健康委员会11月20日发布最新疫情通报显示,2022年11月19日0时至24时,临沂市新增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19例,分布在全市8...

黑龙江最新疫情通报:新增3例本土确诊病例

黑龙江最新疫情通报:新增3例本土确诊病例

黑龙江新冠疫情动态:多轮疫情反弹与防控措施盘点近期黑龙江省新冠疫情呈现多点散发态势,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记者梳理了今年以来该省疫情发展情况及防控措施,帮助公众全面了解当前防疫形势。黑龙江今年疫情时间线4...

安培科技申请在美国股市上市 人工智能IPO热潮复苏之际

安培科技申请在美国股市上市 人工智能IPO热潮复苏之际

芯片设计公司Ambiq Micro周四申请在美国股市上市,投资者对人工智能技术股的强劲需求正帮助IPO市...

北京三地疫情风险升级 防控措施再度收紧

北京三地疫情风险升级 防控措施再度收紧

北京市永定路街道升级为高风险地区 全市43个中高风险区分布图公布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最新通报显示,海淀区永定路街道已正式调整为高风险地区。根据最新统计,全市目前共划定43个中高风险区域,涉及多个城区。永...

北京新增29例本土确诊 5地升级中风险

北京新增29例本土确诊 5地升级中风险

北京新增29例本土确诊病例 餐饮场所成疫情传播新焦点北京市疾控中心最新通报显示,10月22日0时至24时,本市新增29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疫情中出现多起餐饮场所聚集性传播案例,引发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