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坦卡蒙墓中有毒真菌如何有助于对抗癌症
科学家发现,被称为图坦卡蒙墓诅咒元凶的致命真菌可用于对抗癌症。
他们发现,与古墓发掘中人员死亡相关的有毒真菌黄曲霉可以转化为强效抗癌化合物。
宾夕法尼亚州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认为,这一发现为探索更多真菌药物开辟了新领域。
这种因黄色孢子得名、长期被视为微生物反派的黑曲霉,被发现在埃及密封墓穴中生长,并被认为是导致多名进入者死亡的原因,包括1923年进入图坦卡蒙墓的人员。
黄曲霉孢子在谷物上生长尤为旺盛,图坦卡蒙墓中储存了大量面包和生谷物祭品。
从诅咒到解药法老诅咒的说法自19世纪20年代起流传,当时在墓墙发现了旨在威慑盗墓者的可怕警告。
图坦卡蒙墓开启后,发掘团队成员接连死亡,包括探险资助者卡纳冯勋爵、金融家乔治·杰伊·古尔德和埃及学家亚瑟·梅斯,这为诅咒之说提供了依据。
数十年后,医生提出理论认为,休眠数千年的真菌孢子可能是死亡原因。
20世纪70年代,12名科学家进入波兰卡齐米日四世陵墓,数周内10人死亡。后续调查发现墓中存在黄曲霉毒素,可导致肺部感染,尤其对免疫系统受损者危害更大。
1976年拉美西斯二世木乃伊运往巴黎时,从中分离出89种真菌,包括曲霉菌属。
如今,这种真菌竟成为新型抗癌疗法的潜在来源。
"真菌曾带给我们青霉素,"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员、《自然·化学生物学》论文资深作者高雪莉表示,"这些结果表明仍有大量天然产物药物等待发现。"
化学物质探索研究团队筛选了十余种曲霉菌株,寻找可能制成药物的候选物质。
他们发现某些物质经修饰后可生成名为曲霉霉素的抗癌分子。
即使未经修饰,曲霉霉素与人类癌细胞混合时也显示出对抗白血病细胞的医疗潜力。
另一种添加了蜂王浆脂肪酸分子的变体,其效果与两种使用数十年的白血病治疗药物相当。
干扰细胞分裂进一步实验表明,曲霉霉素能干扰细胞分裂过程。"癌细胞会不受控分裂,"高雪莉解释,"这些化合物能阻断对细胞分裂至关重要的微管形成。"
该化合物对白血病细胞有特异性作用,但对乳腺癌、肝癌或肺癌细胞影响甚微。
论文第一作者、博士后聂秋月表示该化合物具有"强大生物活性",并称"这是具有巨大潜力的未开发领域"。
下一步将在动物模型测试曲霉霉素,希望最终进入人体临床试验。"大自然赐予我们神奇的药库,"高雪莉说,"解密重任在我们肩上。作为工程师,我们为能持续探索、向自然学习并运用这些知识设计更好方案而兴奋。"
版权声明:本文由龙图智库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