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增40例本土确诊病例,2例为无症状感染者
北京市作为我国首都,近期在艾滋病防控和新冠疫情应对方面呈现出不同的态势。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0月31日,北京市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达40,840例,其中现存活约24,435人。值得注意的是,自1985年报告全国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性传播已成为主要传播途径,占比高达94.5%,其中男性同性性行为传播占64.1%,异性传播占20.4%。
在区域比较中,北京市艾滋病疫情呈现以下特点:作为人口流动量大的城市,本地患者数量约为数千人,而流动人口带来的病例则高达数万。与天津、上海等直辖市相比,北京市的艾滋病感染者总数明显偏高。2022年1-10月期间,北京市新增1462例,同期天津新增469例,上海新增1203例。
与此同时,北京市新冠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4月28日单日新增47例本土确诊病例和2例无症状感染者,其中轻型病例37例,普通型10例。自4月22日以来,全市累计确诊病例已超过200例,涉及多个区域。朝阳区潘家园街道松榆里社区因14天内新增6例确诊病例被升级为高风险地区,松榆东里社区则被定为中风险地区。
进入11月后,北京市疫情呈现快速上升趋势。11月5日新增43例本土确诊病例和6例无症状感染者,其中5例为社会面筛查发现。11月23日0时至15时的统计显示,新增本土感染者达913例,其中社会面筛查148例。朝阳区情况最为严重,单日新增352例,社会面筛查发现71例。
截至11月23日24时,北京市当日新增509例本土确诊病例和1139例无症状感染者,本轮疫情累计报告感染者已超9000人。目前,多个区已建议市民减少社会流动,部分公共场所暂停开放。从全国范围看,11月15日起已连续九天每日新增本土感染者突破两万例。
针对艾滋病防控,北京市持续加强宣传教育,特别是在男男性行为人群和高危群体中开展干预工作。在新冠疫情防控方面,北京市采取精准防控策略,及时划定风险区域,加强流调溯源,同时呼吁市民配合做好核酸检测和个人防护。
专家提醒,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市民应继续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做好个人防护。对于艾滋病防控,要特别注意安全性行为,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检测。相关部门表示,将持续加强两种传染病的监测和防控力度,保障市民健康安全。
版权声明:本文由龙图智库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