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改革派在既反感本国领导层又憎恨以色列的夹缝中处境艰难
围绕伊朗-以色列战争政治影响的极化评论常常假设,以色列对伊朗的袭击要么会受到民众欢迎,要么会产生"旗帜效应",促使伊朗人重新支持政府。
但这些泾渭分明的划分并未准确反映伊朗政治现实。许多伊朗人既反对以色列的袭击,同时也持续反对或批评伊朗领导层。
前内政部副部长、现为德黑兰埃文监狱政治犯的穆斯塔法·塔吉扎德就是最明显的例子。6月16日伊朗深陷战争之际,他在声明中谴责以色列袭击,并警告称即便这些袭击导致领导层更迭,也只会让伊朗"沦为废墟,成为失败国家,陷入混乱甚至分裂"。
但塔吉扎德绝非简单地为伊朗战事摇旗呐喊,而是呼吁通过"明智务实的外交"实现停火。
在批评支持以色列的人士时,塔吉扎德指出那些对袭击保持沉默或欢呼的人是"另一回事"。他由此表明政治立场,同时避免支持伊朗可能即将到来的镇压。
塔吉扎德的反战声明也未放弃他长期主张的伊朗民主诉求。在同一份声明中,他大胆呼吁通过组建可修改或重拟宪法的制宪会议,实现向民主的和平过渡。身陷埃文监狱的脆弱处境中,塔吉扎德展现出真正的领导力。
伊朗政坛另一位勇敢人物是受欢迎的前议员法埃泽·哈希米。她在发给海外媒体的语音信息中明确表态:不应为以色列袭击欢呼,但直言伊朗正在"自食其果"。
换言之,她将战争归咎于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政策,同时呼吁伊朗决策者和政治家"务实寻求救国之道,对导致当前局面的政策说不"。
塔吉扎德和哈希米都属于伊朗政治中的"后改革派"。他们曾是重要改革派人物,但通过质疑领导层超越了改革派的谨慎政治。然而他们仍坚守红线,在国家遭袭时捍卫祖国。
德黑兰大学前教授萨德格·齐巴卡拉姆堪称该思潮的知识分子楷模。齐巴卡拉姆常以突破禁忌的尖锐批评著称,但此次事件中他将大部分怒火倾泻向海外反对派——其中某些人显然寄望于以色列袭击。他表示战争暴露出这些人的无能无关。
但当被问及是否放弃批评领导层时,齐巴卡拉姆指出政府与人民间仍存鸿沟:"伊朗民众的重要公民诉求依然存在,包括自由选举、释放政治犯和新闻自由。"
总结态度时他说:"我对伊斯兰共和国的批评与几周前完全相同",同时强调:"作为伊朗人,我绝不支持攻击祖国的美国、以色列或其他外国势力。"
改革派主流更强调支持伊朗国防。6月13日,伊朗改革阵线主席阿扎尔·曼苏里强烈谴责"犹太复国主义政权对我国侵略及其恐怖主义行径",呼吁广泛团结保卫伊朗。
此后数日,她未像塔吉扎德等人那样批评引发战争的本国政策,主要举措是致信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呼吁其对以色列袭伊保持沉默。
改革派日报《同胞》猛烈抨击由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纳尔吉斯·穆罕默迪、希林·伊巴迪及导演贾法尔·帕纳希等伊朗公民活动家联署的声明。该声明谴责伊以双方袭击平民,呼吁伊朗放弃铀浓缩。《同胞》称其"违背伊朗国家利益、迎合犹太复国主义政权"。
该报还呼吁改革派与海外反对派媒体开战,称其试图削弱伊朗民族意志,要求改革派发起"理性民族主义声音"运动。
改革派前副总统穆罕默德·阿里·阿布塔希则呼吁"避免任何极端主义",称"不理智情绪可能威胁我们亲爱的伊朗"。
伊朗改革派处境艰难,既要捍卫国家又不放弃批判。但以塔吉扎德和哈希米为代表的坚定者表明,他们已准备好即便在战争中也能提出勇敢方案。
版权声明:本文由龙图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