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不只是终结底层岗位,而是彻底颠覆职业晋升体系
- 劳工研究机构Revelio Labs数据显示,自2023年1月以来美国入门级岗位总量暴跌35%,人工智能在其中扮演关键角色
- 随着美国劳动力市场陷入疫情后最艰难时期,16-24岁青年失业率持续攀升
- 但比眼下就业困境更值得警惕的是:当AI抹去大量基础岗位,那些让年轻员工从公司底层一路晋升至CEO的传统职业阶梯将何去何从?
惠普企业现任CEO安东尼奥·内里从呼叫中心接线员逆袭成掌门人,沃尔玛总裁董明伦从暑期卸货工起步,通用汽车CEO玛丽·博拉18岁就在生产线上组装零件——这些激励了无数打工人的职场神话,恐怕即将被AI改写剧本。
AI崛起正伴随企业组织架构的极致扁平化,中层管理岗位首当其冲。 Anthropic公司CEO达里奥·阿莫代预测,随着技术演进(包括能连续工作8小时不休息的AI系统),未来50%的入门级岗位将消失。
当大学毕业生挣扎求职时,AI带来的组织架构不确定性令人质疑:职业阶梯是否即将崩塌?那些构成美国企业精神重要篇章的"草根逆袭"传说,是否会成为历史?即便从底层晋升始终是少数人的幸运,这种可能性始终是企业活力的源泉。至少,抽掉职业阶梯最底层的横杆,必将引发关于企业知识传承与晋升机制的重大变革。
风险投资公司SignalFire研究2019-2024年顶级科技上市公司与成熟初创企业数据发现,毕业不足一年的求职者获得新岗位的机会骤降50%。研究主管阿舍·班托克指出:"虽然招聘存在天然波动性,但50%的降幅准确反映了该时段内此类人群的就业落差。"这种下滑趋势横跨销售、市场、工程、HR、运营、设计、财务、法务等所有核心部门。
但SignalFire合伙人希瑟·多赛强调不该因此绝望:"入口的消失不仅压缩毕业生机会,更重塑企业内生人才培养模式。"
如果真如阿莫代所言"AI终将在几乎所有任务超越人类",那么关键问题在于:入门级工作的定义将如何随AI进化?
组织扁平化已成定局。"职业阶梯没有断裂,只是被更扁平的结构替代,"多赛表示。在她看来,CEO从收发室起步的传说本就已过时——现在哪还有公司设实体收发室?"底层横杆正在消失,但这可能让所有人的起点变高。"
新型"入门级"岗位可能要求更高技能水平,这迫使毕业生必须在求职前自主掌握技能,而非像前辈那样在职学习中晋升。但多赛认为这并非职业绝路:"当年互联网和电子邮件成为企业标配时,在校就用惯这些工具的学生天然具有优势。AI同样如此——关键在于如何运用这项触手可及的技术成为专家,让自己成为AI浪潮中的稀缺人才。"
不过她坦言这对近届毕业生堪称残酷:"2024-2026届毕业生正值不确定性巅峰期,相比未来求职者,他们确实更脆弱。"
大学正在加速转型为AI训练营,多所高校已与Anthropic、OpenAI等企业达成重磅合作。"历史上技术进步从未长期损害就业率,但短期阵痛不可避免,"多赛补充道,"应届生的职业起步受影响最深,这种影响可能持续蔓延——当他们积累更少经验却面临更少机会时,职业发展将形成恶性循环。"
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助理教授安德斯·胡姆伦认为,AI对劳动力市场的长期影响尚属未知,企业才刚刚开始适应生成式AI新生态。"生成式AI聊天机器人普及两年半以来,尚未对任何行业的就业或收入产生实质性影响。"纵观劳动与技术发展史,即便是蒸汽机、电力、计算机等颠覆性技术,也需数十年才显现大规模经济效应。企业结构与文化的重塑同样需要时间。
"即便阿莫代预测正确,AI终将取代许多白领基础岗位的技术能力,但我认为他低估了工作流程调整所需的时间,以及人类适应新机遇的能力,"胡姆伦表示。
企业面临的关键挑战在于如何让AI效益普惠全体员工。胡姆伦的研究发现生成式AI使用存在显著性别差异:"雇主可通过积极推广和培训项目大幅缩小这种差距。"
另有AI研究者担忧,最终问题或许不是底层职业阶梯消失,而是所有层级——包括最高层——都将失去稳定性。
未来生命研究所主席马克斯·泰格马克指出,若AI最终实现超智能的预测成真,问题将不再是"50%入门岗位消失"是否准确,而是所有职业被取代率逼近100%,"因为超智能本质上能比人类更好完成所有工作。"
到那时,即便你是最后一位从呼叫中心、配送仓库或生产线登上CEO宝座的幸运儿,你的成功时日也可能进入倒计时。"如果我们继续毫无管制地发展AI,首先将见证财富与权力从劳动者向AI控制者集中,最终人类连控制权都将被机器剥夺,"泰格马克警告道。
版权声明:本文由龙图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