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关税政策持续发酵,物价上涨已悄然渗透消费端!
- 从服装到汽车零部件再到电子产品,关税正在让日常用品变得更加昂贵,而此时劳动力市场正显得越来越脆弱。
- 单看这些涨幅可能并不惊人,但已足够让消费者和美联储政策制定者感到担忧。
从服装到汽车零部件再到电子产品,关税正在让日常用品变得更加昂贵,而此时劳动力市场正显得越来越脆弱。
周四发布的一份关键劳工统计局通胀报告显示,多种受关税影响的商品价格出现上涨。
服装价格上涨0.5%,音视频产品同样上涨0.5%。汽车零部件攀升0.6%,新车价格上涨0.3%,能源上涨0.7%。食品杂货加速上涨0.6%,创下2022年8月以来最大月度涨幅。家具和床上用品上涨0.3%,较去年同期上涨4.7%;工具和五金用品跃升0.8%,这些制造业相关商品尤其受到关税冲击。
(点击查看完整分类通胀数据)
更广泛来看,据惠誉评级数据,除食品和能源外的商品本月上涨0.3%,较去年同期上涨1.5%,创下2023年5月以来最快增速。咖啡本月上涨3.6%,较一年前暴涨20.9%。
单看这些涨幅可能并不惊人,但已足够让消费者和美联储政策制定者感到担忧。
"我们在数据中看到关税的影响已经持续数月,"威尔明顿信托首席经济学家卢克·蒂利表示,"消费者根本无力承受关税带来的价格上涨。"
消费者切身之痛
蒂利补充道,如果不是消费者对关税导致的高价格保持警惕并削减支出(尤其是服务类消费),通胀数字可能会更糟。这意味着企业定价能力减弱,因此关税影响尚未完全显现。
然而,核心通胀和整体通胀率仍维持在3%附近,与美联储2%的目标相去甚远,可能危及这个以消费支出为主要增长动力的经济体。
"关税对中产阶层的挤压已经到来,"海军联邦信贷联盟首席经济学家希瑟·朗指出,"如今这么多基本必需品价格上涨令人不安。食品、汽油、服装和住房成本在8月份都大幅跳涨。这还只是涨价的开端,随着更多成本转嫁给美国消费者,未来几个月情况会恶化。"
美国总统特朗普和政府官员一直坚称关税不会推高通胀。
历史上看确实如此。
经济学家通常认为关税只会暂时推高价格,不会导致持久通胀。但当前价格持续上涨与劳动力市场疲软并存,给美联储带来了滞胀难题。
政策冲击波
美联储官员将于下周开会表决是否下调目前约4.3%的关键隔夜利率。
根据CME Group的FedWatch数据,市场周四出现反弹,因为投资者预期美联储不仅会在周三会议结束时降息,还将在今年后续两次会议上继续降息,并持续宽松政策直至2026年。
市场预计在此期间将累计降息6次(每次25个基点),远超美联储官员6月最新预测的4次。这一观点基于政策制定者将忽略价格上涨而重点关注就业疲软的预期。
"我们预计未来几个月将会明确显示美联储应该降息,"蒂利表示,"经济放缓、劳动力市场疲软和消费支出减速的影响,远远超过关税对商品价格的轻微压力。"
美联储在权衡通胀的同时,还不得不应对劳动力市场疲软问题。
上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创下2021年10月以来最高水平,尽管主要原因是德克萨斯州的异常激增和劳动节假期的数据失真。但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经济几乎未新增就业岗位,这将促使美联储降低利率。
(在CNBC PRO Live与乔希·布朗等人学习2026年纽交所内部策略。门票和信息点击这里。)
版权声明:本文由龙图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