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正文内容

从边缘到核心——雷纳继任者选举为何牵动全局?

admin2025-09-08 12:33科技15

【编者按】英国政坛再起波澜!工党副党魁之争暗流涌动,这场被外界视为"闲职"的角逐,实则牵动着整个工党的命运走向。从1981年本恩与希利的左右派对决,到如今可能引发议员集体倒戈的新危机,副领袖职位已从象征性角色蜕变为权力核心的关键支点。当雷纳卸任留下的权力真空遇上科尔宾新党的虎视眈眈,这场选举不仅关乎人事更迭,更将决定工党能否守住政治平衡。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八十年前的派系撕裂阴影再度笼罩,而这次,赌注远比想象中更大……

这个职位曾被视作虚衔。但安吉拉·雷纳继任者的副党魁角逐,恐将引爆工党新一轮内战。

无论何时举行选举,这都可能成为自1981年托尼·本恩挑战现任丹尼斯·希利引发左右派激烈对峙以来,最具分裂性的竞争。

那一年,"四人帮"——罗伊·詹金斯、大卫·欧文、雪莉·威廉姆斯和比尔·罗杰斯——宣布组建脱离工党的社会民主党,更多工党议员相继倒戈。

有推测称,如果当时处于激进左翼阶段的本恩获胜(他晚年成为国民爱戴的政治元老),投奔社民党的叛变者将会多得多。

但这一次,工党议员倒戈的威胁并非来自中间派,而是杰里米·科尔宾的新党——若左派候选人在竞选中惨败,可能立即触发这一局面。

因此众多工党议员希望看到一位能与基尔·斯塔默爵士形成左右平衡组合的候选人接替雷纳。

回溯1981年,本恩与希利在布莱顿工党秋季会议上的对决充满火药味,最终前财政大臣以50.4%对49.6%的微弱优势险胜。

当时氛围极度恶劣,拒绝支持本恩的尼尔·金诺克声称在酒店洗手间遭到本恩年轻支持者的袭击,并放话:"我把那家伙揍得屁滚尿流。"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20年雷纳在党员投票中击败理查德·伯根、唐恩·巴特勒、罗塞娜·阿林-汗和伊恩·默里时的同志式竞争。

其中,暴怒的默里刚被基尔爵士免去苏格兰事务大臣职务,而伯根和巴特勒被视为本次选举的可能参选者。

历任副党魁中的重量级人物

多年来,克莱门特·艾德礼(1930年代任职,后成为党魁)、左翼风云人物安奈林·贝文(任职至1960年逝世)等政要都曾出任工党副党魁。

1983年希利卸任后,罗伊·哈特斯利与金诺克组成所谓"梦幻组合"接任,而本恩与左翼同僚埃里克·赫弗则被议员讥讽为"噩梦组合"。

此后相继有玛格丽特·贝克特、约翰·普雷斯科特、哈丽雅特·哈曼和汤姆·沃森出任此职。但在所有副党魁中,唯有艾德礼最终成为党魁及工党首相。

哈罗德·威尔逊执政时期,该职位被称作虚职——时任副党魁乔治·布朗以酗酒闻名而非政绩,特德·肖特甚至将回忆录取名为《安守本分》。

正是剑拔弩张的本恩-希利之争提升了副党魁的地位。近期最著名的两位副党魁普雷斯科特和雷纳,后来都成为了副首相。

至此,虚职已蜕变为关键要职。

普雷斯科特和雷纳被视为布莱尔和基尔爵士抵御左翼及激进工会的"人肉盾牌"。

无怪乎基尔爵士在雷纳辞职后亲笔致信时如此友善同情——他根本不想失去这面护盾。

保守党方面,撒切尔夫人曾名言评价副手威廉·怀特劳:"每位首相都需要个威利(Willie)。"

而在当今工党,每位党魁都需要保护者、守门人、调解人和中间人。这正是安吉拉·雷纳继任者选举如此至关重要的原因。

版权声明:本文由龙图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51qnews.com/202509/424438.html

标签: 继任者全局
分享给朋友: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