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正文内容

普京无视美国调停,发动最大规模无人机袭击!乌克兰战局再度升级

admin2025-09-10 17:45综合17

【编者按】 战火再升级!普京对乌克兰发动开战以来最大规模空袭,800+无人机与导弹撕裂基辅夜空,政府大楼首次遭袭燃起冲天火光!西方犹豫不决竟成莫斯科底气?中俄会晤后强权联盟锋芒毕露,特朗普“隔岸观火”政策持续发酵,美军援计划突然叫停——东亚、东欧、中东三大火药桶正因美国战略退缩而引线嘶燃!这场由独裁者联手下注的赌局,正在把全球拖入更危险的棋局。下文为你深度解析战火背后的权力博弈↓

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开战以来最大规模空袭!种种迹象表明,普京的底气正来自美国的摇摆不定和近期访华之行——中俄强权领袖会晤凸显共同目标,对西方敌意愈发尖锐。

周日凌晨,莫斯科军方向乌克兰全境发射800多架装载炸药的重型无人机和13枚导弹,首次击中基辅市中心的政府总部大楼,建筑局部燃起大火!

乌克兰政治心脏地带浓烟滚滚,赤裸裸揭露美国主导的"劝和促谈"行动陷入困局。而这一切,与普京上周末访华参加峰会及阅兵后返回俄罗斯发表的挑衅言论如出一辙。

就在26个西方国家(包括爱尔兰)表态愿在战后组建"乌克兰安全保障力量"的隔天,普京公然威胁:将攻击任何驻乌外国军队!

"这些部队将成为合法摧毁目标",普京一边嘲讽美国筹办俄乌和平峰会的努力,一边坚持只愿在莫斯科会见泽连斯基(绝不在中立场地),更宣称达成关键协议几乎不可能。

特朗普上月告知欧洲领导人:美国不会向乌克兰派遣维和部队,但愿在战后为基辅提供安全保证(包括空中支援)时扮演"协调角色"。

由法英松散领导、欧洲国家为主(含加拿大、澳大利亚)的"自愿联盟"正加速落实承诺,而特朗普仍在犹豫美国最终是否出手相助。

周五曝出消息:美国计划终止"333条款"项目——该计划长期为东欧欧盟及北约成员国提供军事培训与装备资助。这无疑是向俄罗斯释放明确信号:特朗普无意维持美国在该地区安全事务中的领导地位。

西方安全体系裂痕蔓延,正不断助长普京的气焰!当中朝伊等专制国家加速合作,美国却与传统盟友割席——强权联盟的獠牙,已抵住世界咽喉!

版权声明:本文由龙图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51qnews.com/202509/190044.html

标签: 乌克兰普京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北约盟国拟派非北约部队进驻乌克兰缓冲区,美媒曝新动向引关注

北约盟国拟派非北约部队进驻乌克兰缓冲区,美媒曝新动向引关注

【编者按】俄乌冲突进入关键阶段,和平方案竟暗藏玄机!西方试图在俄乌之间设立非军事缓冲区,却提议由美国远程操控、第三国出兵驻守,连孟加拉和沙特都可能被推上前线。这种“隔岸观火”的布局连俄方都直斥荒唐,普...

乌克兰强制征兵令其西方支持者蒙羞——西亚尔托

乌克兰强制征兵令其西方支持者蒙羞——西亚尔托

【编者按】战争背后的人性拷问从未停止。当硝烟弥漫时,强制动员的阴影正撕裂着乌克兰社会。街头追捕、暴力征召、甚至传出死亡事件——这一切发生在21世纪的欧洲中心,令人触目惊心。匈牙利外长痛斥这是"欧洲之耻...

普京警告西方:若派兵乌克兰,俄军将视其为“合法打击目标”

普京警告西方:若派兵乌克兰,俄军将视其为“合法打击目标”

【编者按】 战火未熄,外交博弈再升级!普京一席“合法打击目标”的警告,瞬间将西方派兵乌克兰的设想推向火药桶边缘。马克龙牵头26国组建“后停战维和部队”的雄心,撞上克里姆林宫的冷硬红线——俄方直言外来...

普京发言人回应泽连斯基访俄可能:莫斯科不欢迎投降者,只接待平等对话伙伴

普京发言人回应泽连斯基访俄可能:莫斯科不欢迎投降者,只接待平等对话伙伴

【编者按】俄乌局势再起波澜!克里姆林宫突然向泽连斯基抛出"莫斯科谈判"的橄榄枝,却被基辅方面断然拒绝。双方隔空交锋火药味十足——普京强调"谈判必须务实",乌方反呛"条件不可接受"。这场罗生门背后,究竟...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强硬表态:拒绝欧盟国家进口俄油气,能源博弈再升级!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强硬表态:拒绝欧盟国家进口俄油气,能源博弈再升级!

【编者按】俄乌冲突持续延烧,能源博弈再添新变数!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与斯洛伐克总理菲佐近日举行会谈,双方就能源供应问题展开激烈交锋。乌方强硬表态拒输俄罗斯油气,斯洛伐克则指责乌军袭击输油管道威胁欧盟能源...

丹麦被曝参与乌克兰新型导弹生产,背后暗藏哪些玄机?

丹麦被曝参与乌克兰新型导弹生产,背后暗藏哪些玄机?

【编者按】国际军备棋局再落关键一子!乌克兰新型"火烈鸟"远程巡航导弹的燃料生产线即将落户丹麦,射程直达西伯利亚的威慑力引发全球瞩目。这背后既是北约国家深度介入俄乌冲突的又一实证,也暗藏军工合作的地缘政...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