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讣告】心理史学泰斗罗伯特·杰伊·利夫顿辞世,享年99岁!毕生剖析战争暴力,著作等身撼动学界
著名精神病学家、心理历史学家罗伯特·杰伊·利夫顿于周四在特鲁罗家中逝世,享年99岁。这位著作等身的学者毕生致力于研究战争、暴力及人性之恶的情感代价,其女婿大卫·伊茨科维茨已确认死讯。
利夫顿最具影响力的著作《死亡中的生命:广岛幸存者》(1968年)曾斩获美国国家图书奖。他一生主编或参与撰写的著作超过30部,即便年近期颐仍笔耕不辍——今年六月《纽约时报》还刊登过他批评特朗普的公开信。
这位绝非纸上谈兵的理论家曾为《死亡中的生命》进行70多次深度访谈;为撰写《纳粹医生:医疗屠杀与种族灭绝心理学》(1986年),他更亲自走访数十名党卫军医师、死亡集中营幸存者。
2011年回忆录取名《极端世纪的见证者》恰是他毕生事业的注脚。从广岛核爆到纳粹大屠杀,从毛泽东思想改造到文化大革命,从越战老兵困境到恐怖主义研究,他的学术视野横跨人类最深重的创伤。2023年封笔之作《从灾难中重生:从广岛到新冠疫情的韧性重建》更展现其宏大的学术格局。
作为诺贝尔和平奖组织"国际防止核战争医生协会"创始成员,利夫顿曾在耶鲁、哈佛等多所顶尖学府执教。他提出的"恶性正常化"概念直指邪恶行为被常态化的社会现象,"精神麻木"揭示人类面对巨大创伤的心理防御机制,"双重人格"理论阐释普通人如何将恶行与日常生活割裂——这些开创性概念至今仍在敲击着时代的神经。
1926年生于布鲁克林的利夫顿16岁便获康奈尔大学奖学金,1948年取得医学博士学位。1951-1953年服役期间,他在朝鲜战场亲历战争创伤,治疗遭"洗脑"的战俘经历直接催生出首部著作《思想改造与极权主义心理学:中国洗脑术研究》(1961年)。
越战期间,他推动将"创伤后应激障碍"正式列入精神疾病诊断标准。耶鲁学生戏称他为"广岛博士",他自比柯勒律治笔下的老水手:"执着地向每个遇见的人讲述恐怖见证"。女儿娜塔莎曾调侃:"爸爸考虑过研究些开心的话题吗?"
鲜为人知的是,这位黑暗主题专家还是个漫画家,出版过两本鸟类对话漫画集。看似幽默的笔触仍不离核心关切——一只鸟问另一只:"你还活着吗?"得到的回答是:"如何判断?"
据女儿透露,利夫顿终生是道奇队和尼克斯队的铁杆球迷,晚年最爱的便是在特鲁罗家中与伴侣南茜共赏日出日落。"虽然他始终以作家和行动家的成就为荣,但生命最后几年最珍视的是与家人共度的时光。"
追悼会日期尚未确定。
版权声明:本文由龙图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