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突破】阿尔茨海默新药获美批准!卫材与百健联合研发,患者可自行注射,全球瞩目!
卫材公司与渤健公司联合研发的阿尔茨海默病药物Leqembi新型自注射剂型获美国监管部门批准!这一突破性进展将彻底改变长期服药患者的治疗体验——从此告别复杂疗程,居家一针搞定!
这款能降低大脑中毒性淀粉样蛋白的药物于2023年首次获批,此前需要每两周前往医疗机构进行静脉输注,持续18个月。此后患者可选择每两或四周继续输注治疗。
最新批准意味着:完成首阶段18个月输注治疗的患者,今后每周只需在家自行或由看护人协助注射即可延续治疗!
药企声明称,FDA已批准名为Leqembi Iqlik的自注射剂型,今年10月即可投入使用。每针定价375美元,年治疗费用19,500美元。相较之下,每两周输注版本年费用约26,500美元,每月一次则减半。
作为2023年获批的重磅药物,Leqembi本是卫材与渤健的增长引擎,但其推广一直受制于复杂疗程(需反复就医输注)和副作用风险(需多次核磁共振监测)。该药可能引发脑肿胀或脑出血,虽常无症状却可能导致住院甚至死亡。
FDA在8月28日安全通报中指出,早期使用原版Leqembi的患者中已出现6例脑肿胀致死案例。这与彭博社今年初分析发现的至少7例死亡事件高度吻合。
为此FDA要求卫材更新药物说明书,建议在原有三次核磁共振检查基础上,新增第二与第三剂之间的早期扫描。卫材声明强调:"虽无直接证据表明早期扫描能降低严重副作用风险,但尽早发现脑水肿被视为预防致命事件的关键机会。"
公司同时表示新增扫描"不代表出现新的安全隐患"。该药早已带有脑肿胀与脑出血的黑框警告。
目前Leqembi呈现增长势头:第二季度全球销售额达1.6亿美元,其中美国市场贡献6300万美元。更值得期待的是,药企正在开发从治疗初期即可使用的自注射剂型!卫材首席临床官Lynn Kramer透露,将在维持治疗自注射剂获批后火速推进该剂型的申报。
长期使用Leqembi的核心价值在于维持前18个月的疗效,阻止病情反复。这款自注射维持剂型曾对600人开展剂量测试,其中49人使用最终批准剂量,安全性堪比静脉维持治疗且全身反应更少。
Leqembi的主要竞争对手是礼来公司的Kisunla,后者需每四周输注一次,但若患者淀粉样斑块水平在半年或一年内降至不可测水平即可停药。上季度Kisunla全球销售额飙升至4860万美元。
两款药物的原始批准均基于18个月研究数据: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用药后认知衰退速度显著缓于安慰剂组。虽无证据表明孰优孰劣,但两家药企采取了截然不同的用药周期策略。
版权声明:本文由龙图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