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文件、债务与留学签证——揭秘英国移民体系背后的灰色链条
通过Zoom接受行前培训、用“造假”文件骗取签证、在海关被盘问时牢记“别慌”话术——这是一个印度家庭试图闯入英国的真实故事。
天空新闻跟踪报道了这个持学生签证与陪读签证抵英的家庭。他们坦言通过“中介”用虚假材料获得签证,如今却苦等两年,仍未获定居许可。
“110%是假的,”萨米直言不讳,“中介把钱临时存进账户——根本是空壳操作。但他们能伪造出我资产充足的证明。”
化名萨米的男子带着妻子和两名幼子,凭借印度中介(实为犯罪团伙)制作的假银行流水,以学生及家属签证身份来到英国。这起事件罕见揭开了英国移民系统被滥用的内幕。
欢迎参与我们的移民议题辩论观众招募
他们的闯英之路
萨米坦言,全家根本无力承担在英生活开销,但中介伪造了银行文件:一个账户显示有1万英镑存款,另一个账户谎称有2.5万英镑贷款——全是虚构。
他为给妻子申请硕士课程名额,耗尽了几乎全部积蓄——超过2万英镑。“我卖了房子,接着卖了雅马哈摩托车,最后连妻子的金饰——耳环、项链、戒指全都变卖了。”
2023年初抵英后,因其妻未到校报到,内政部发函取消签证,勒令他们同年10月前离境。此后他们陷入被拒签、再申请、再等待的循环,至今悬而未决。
萨米说,赴英生活是他从小的梦想。“英国是我的理想国。我爱板球 ashes 赛、崇拜球星安德鲁·弗林托夫、向往伦敦的绿荫和人潮——我以为这里是天堂。”
话术特训班
中介通过Zoom对尚在印度的萨米妻子进行特训,模拟希思罗机场移民官可能提出的刁钻问题。视频中,她反复背诵标准答案:“为什么选英国?”“因为英国是多元文化国家。”
另一段在中介办公室拍摄的演练中,她机械重复:“我的爱好是园艺、阅读、看报、烹饪、烘焙……”中介还提供手写“面签应急指南”,标题赫然写着:“面对盘问千万别慌!”
但萨米承认,他们从未真正打算让妻子读书。至今他仍寄望于靠两个孩子(其中一名需长期治疗)获得居留权:“带着幼童的家庭通常不会被拘留或遣返,或许还有机会。”
13人合租的“英国梦”
四个月前记者初见这家人时,他们挤在13人合租屋的单间里。萨米说不清室友身份,只指了指楼上:“都是单身汉。”妻子在橱柜般的角落做饭,他打地铺,两个孩子挤一张小床。
食物银行求生记
因移民身份被认定为“赤贫”,社会服务机构后来为他们提供了新住所。萨米一家开始依赖马克斯盖特救济项目的食物银行。
项目负责人阿丝玛·哈克指出:“他们自以为没做错什么,直到身无分文才清醒。中介失联,无处可去,最终只能来找我们。”
失控的签证乱象
阿丝玛透露,萨米并非个例——约10%的食物银行领取者涉嫌非法滞留或签证造假。“内政部政策太宽松了!签证像撒纸片一样随意签发,却缺乏后续跟踪。有些人用海外伪造材料,竟被认定为合法入境!”
内政部发言人回应称:“未获得该案件具体信息,无法置评。但我们已建立严格审查机制打击学生签证欺诈,将持续严惩剥削国际学生的中介机构。”
版权声明:本文由龙图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