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资本入主阿片治疗机构:未改善就医困境,死亡人数不降反升!
普罗维登斯讯——布朗大学研究人员最新研究显示,随着私募股权投资者收购越来越多阿片类药物治疗项目,这种全国性增长趋势并未改善治疗可及性,未能降低阿片类药物相关死亡率,也未能扩大美沙酮供应。
"如果私人股权收购真能扩大治疗规模,我们应该看到美沙酮配送量增加、新设施开放以及阿片类药物相关死亡下降,但这些现象我们一个都没发现,"研究主要负责人、布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助理教授亚沙斯维尼·辛格在声明中强调。
辛格补充道:"我们的发现表明,如果投资者既没有扩大治疗可及性,也没有带来切实的公共卫生效益,我们就必须重新审视他们在阿片治疗项目中扮演的角色。"
这项9月2日发表于《健康事务》的研究显示,2011至2022年间,私募股权公司在43个州收购了357个治疗项目。全美范围内,存在"任何级别私募股权投资"的项目比例从0.26%激增至18.9%。
研究指出,截至2020年,全美约1900个治疗项目中62%由私营营利实体拥有,据估算截至2022年私募股权公司已掌控30%的市场份额。
相关报道:斯图尔德医疗如何揭示私募资本进军美国医疗的风险研究显示,收购支持者"声称私募所有权有助于弥补公共资金短缺,从而扩大美沙酮供应,应对阿片类药物泛滥"。
"批评者则担忧......企业通过"平台与附加"整合策略,逐步兼并零散供应商以扩大市场份额,可能导致治疗项目所有权集中在少数私募公司手中,这对美沙酮供应的影响尚不明确。"研究特别警告,"鉴于治疗项目是唯一获准配发美沙酮的机构,私募收购对美沙酮供应的影响亟待关注。"
相关观点:必须审视私募资本在医疗领域的渗透据辛格透露,此项研究源于她与大学健康政策研究中心同事同州及联邦立法者关于营利性美沙酮诊所影响的对话。
研究团队与匹兹堡大学、兰德公司合作,通过"算法匹配、地理编码和收购交易人工核验"精准锁定资本收购轨迹。美沙酮可及性通过分析配送至治疗项目的药量进行评估。
研究发现,尽管被收购项目的美沙酮配送量较未被收购项目增加13%,但"经多重因素校正后该数据失去统计学意义"。
布朗大学在新闻稿中指出:"例如项目可能原本处于扩张期,这才使其成为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目标。县级美沙酮配送量和阿片类药物死亡率在收购后均未发生变化。"
研究人员还发现,"私募投资浓度最高的州,往往是阿片泛滥重灾区,如田纳西州、俄亥俄州和肯塔基州。"
辛格发出灵魂拷问:"当我们发现私募公司已掌控超三分之二阿片治疗市场,却又证实收购未改善治疗可及性时,这些投资究竟服务于何种目的、符合谁的利益?"
版权声明:本文由龙图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