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政府再度垮台,政治僵局持续加剧!
巴黎快讯——执政刚满九个月的中间派总理弗朗索瓦·贝鲁政府周一宣告垮台!这场政治地震再次印证:法兰西已陷入长期政治动荡的泥潭,面对不断升级的财政危机竟束手无策。
国民议会(下议院)以压倒性票数否决了贝鲁提出的信任动议。原本贝鲁想借此向全国警示法国不断膨胀的债务和预算赤字的严重性,强调必须通过每年至少节省510亿美元来应对危机。
在577个席位的下议院中,364票反对贝鲁政府,仅194票支持,堪称惨败。其余议员选择弃权或缺席。
这场败局早有预兆!面对议会僵局,贝鲁早已听天由命,甚至在辩论开始前就邀请亲信参加周一晚的"欢聚时刻"——实为告别晚宴。过去20个月里法国换了四任总理,如今第五任即将上任,政府更迭已从罕见变成家常便饭。
"我们面临的所有挑战都归结为一个至关重要、迫在眉睫的问题——控制支出和过度债务。这关乎我们的未来、国家地位、独立自主、公共服务和社会模式!"贝鲁在座无虚席的下议院疾呼。
"军事力量的统治,或因债务淹没而被债权人统治,结果都一样:我们将失去自由!"贝鲁话音刚落,反对派立即高喊"这根本不是一码事!"
他的呼吁完全被当耳旁风。玛丽娜·勒庞领导的极右翼与左翼、极左翼政党联盟掌握绝对多数,断然否决了贝鲁提出的冻结福利支出、取消两个法定假日等紧缩措施。勒佩坚持其"国民联盟"党的一贯主张,建议改为削减移民支出。
"现在是我们政治体系存亡的问题!"著名作家和政治学家阿兰·迪阿梅尔向《世界报》表示。他将当前局势比作1958年导致戴高乐创建第五共和国的议会瘫痪,并补充道:"但1958年还有戴高乐这个选项。不管喜不喜欢,他确实有治国方案。"
贝鲁的倒台无疑将法国推入了缺乏可行解决方案的政治真空。这给总统马克龙带来新的压力——尽管他试图在结束乌克兰和加沙冲突中扮演核心国际角色,但国内已成孤家寡人。这些外交努力耗费了他大量时间。
任期受限、约18个月后必须卸任的马克龙虽非跛脚鸭,但早已不复2017年首次当选时那个势不可挡的年轻改革者形象。面对聚集的经济风暴,他比即将离任的总理更为沉默,现在必须要么任命新总理,要么宣布议会选举。
议会投票后不久,马克龙发表声明,表示将于周二接受贝鲁辞职,并"在未来几天内"任命新总理。
鉴于周三已计划举行反对紧缩政策和反对马克龙本人的街头抗议,这似乎是试图立即控制局面的举措。
但根据Verian集团本月为《费加罗杂志》进行的民意调查,这位支持率已跌至15%的四面楚歌的总统,几乎没有好的选择。
从自己中间派阵营中另选总理,无异于给深伤口贴上临时创可贴。而选择温和社会党人士出任总理,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议会支持。
至于重新选举(在上次导致当前瘫痪的选举仅14个月后,此选项显然已被否决),多项民调显示勒庞的"国民联盟"将巩固明显领先地位。
勒庞今年初被巴黎刑事法院判定贪污罪成立,禁止五年内担任公职。贝鲁发言后,她告诉国民议会:如果马克龙尊重法国民主,解散议会重新选举就是"义务"。
"我们今天目睹的是一个幽灵政府痛苦挣扎的终结,"她以胜利者的语气说道。
在上周末的演讲中,勒庞暗示她"好斗"的年轻门生乔丹·巴德拉(法国最受欢迎的政治人物之一)已准备好出任总理。
巴黎上诉法院周一宣布,将于1月13日至2月11日审理勒庞对禁令的上诉。判决可能在此后数月出炉,距离总统选举约一年。尽管身份未定,勒庞仍掌控着法国社会的很大部分,这表明人们对现状普遍且日益愤怒。
周一的某些政治对决重现了去年的动荡——当时贝鲁的前任米歇尔·巴尼耶在12月遭不信任投票下台,令人担忧法国无法通过2025年预算而陷入未知的金融领域。
贝鲁迟至二月才通过与社会党谈判勉强通过预算,对方榨尽了能争取的所有让步。他还受益于国民联盟的谨慎善意——当时该党认为推翻他并不会立即带来好处。
当时两党都认为,糟糕的预算总比没有预算强。现在看来情况已变。
法国预算赤字现已达1980亿美元,占经济产出的5.8%,远超欧盟为欧元区国家设定的3%上限。贝鲁在演讲中表示,他的目标是到2029年将赤字降至3%。目前国债总额相当于经济总产出的114%。
本文原载于《纽约时报》
版权声明:本文由龙图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