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导致南亚季风季节更易发生洪水、山体滑坡和强降雨
印度班加罗尔(美联社)——每年6月至9月,被称为季风的强降雨会席卷印度次大陆,缓解炎热、灌溉农田并补充河流水量。
然而随着全球变暖加剧,降雨正变得愈发不稳定和强烈,导致致命洪水风险上升。2024年全年印度已有近1300人因暴雨和洪水丧生。今年南亚地区(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不丹、斯里兰卡、阿富汗、马尔代夫和尼泊尔)已发生数百起与降雨相关的死亡事件。
气候专家表示,高温和强降雨还导致喜马拉雅山区的冰川加速融化,引发灾难性洪水和山体滑坡。
季风季节危险性加剧
南亚地区传统上有两个季风季节。第一个通常从6月持续到9月,降雨由西南向东北移动;第二个约在10月至12月间,方向相反。
但由于大气中温室气体增加,如今降雨已不太遵循这种规律。这是因为暖空气能从印度洋吸收更多水汽,导致降雨倾向于集中倾泻。这意味着季风期间会交替出现极端洪水和干旱,而非持续均匀的降雨。
"我们正目睹南亚季风模式的明显气候转变,"位于浦那的印度热带气象研究所气候科学家、多份联合国气候报告作者罗克西·马修·科尔表示。
传统上,印度及邻国居民会热切期盼季风雨,这意味酷暑结束。但随着雨季灾害频发,这种态度正在改变。
"极端降雨事件的频率和强度都在增加,常常超出城市排水系统负荷并引发山洪,"科尔说。
气候专家指出,气温升高和长期干旱也使南亚农业面临更大挑战。
"南亚超60%人口依赖农业,其中几乎所有人都仰仗季风降雨,"尼泊尔加德满都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气候科学家菲努·什雷斯塔表示。
山区冰湖溃决风险上升
什雷斯塔所在机构2023年报告发现,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山脉冰川正以空前速度融化。研究显示,该地区2000多个冰川湖中至少有200个存在溃决风险,可能对下游造成灾难性破坏。强季风雨会加剧这一问题。
"许多山区变暖速度超过全球平均水平,导致更多冰川融化,"国际冰冻圈气候倡议组织冰川学家米里亚姆·杰克逊指出。
2023年10月印度锡金邦的冰湖溃决引发洪水,造成55人死亡,桥梁、建筑和一座在建水电站大坝受损。
什雷斯塔称,强降雨和持续高温正导致冰雪崩塌、岩崩等事件,这些都可能引发冰湖决口或溢出。
"现在即使小型冰湖溃决也会造成破坏,"她表示。
早期预警与长期规划至关重要
气候专家认为,建立预警系统和在低风险区域建设能减轻暴雨损害。
"若预知洪水来临,人们可转移到高地,沿河设置标准预警系统发出警报,"杰克逊说,并补充社交媒体和通讯应用能帮助人们向下游传递警报。
浦那科学家科尔指出,快速城市化、洪泛区缩减和自然排水系统消失也加剧了暴雨损害。他表示目前政府应对多为灾后响应,缺乏长期规划。
"未来季风期间,极端降雨预计将进一步增强,同时伴随间歇性缺水。因此我们需要结合科学、政策和社区参与的主动型长期策略,"他说。
杰克逊强调,最关键问题仍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因为适应极端天气存在极限。
"如果我们继续维持现状,保持相同排放水平,地球将持续变暖,暴雨和洪水会更剧烈。终有一天我们将突破适应能力的极限,"她警告道。
版权声明:本文由龙图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