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Z世代跳槽现象增多 更多员工选择"微退休"休假
新加坡:纳撒尼尔·黄(Nathaniel Wong)进入职场仅三年,就已尝试过三种职业——咖啡师、金融从业者,如今是一名幼儿园实习教师。
这位25岁的年轻人目前在"My First Skool"任教,他表示:"我认为在人生早期阶段做出这些转变确实令人畏惧。"
"但我并不后悔...这些行业的综合经历帮助塑造了现在的我。我觉得这是拓展视野、了解不同工作范畴的好机会。"
他职业转变的关键是新加坡劳动力局(WSG)运营的职业转换计划(CCP),该计划帮助他获得了成为学前教师所需的技能和认证。
根据WSG的数据,去年更换工作的Z世代(通常指28岁以下人群)数量较2021年增长超过三倍,达到900多人。
部分Z世代更早开始转换职业,有些人在25岁前就已更换三四份工作。
该法定机构指出,越来越多像黄先生这样的年轻求职者开始参与原本针对中年转职者的CCP计划。截至2025年,1997年后出生的参与者已从2021年的300余人增至2400多人。
追求意义的年轻雇员WSG医疗保健与社会及商业服务部门主任萨芙拉·M·尤索夫表示,许多年轻职场人的转职动机源于个人价值观与抱负。
"有趣的是我们发现他们从金融、石化等行业转型。"她补充道。
职业顾问表示,他们开始更早地为应届毕业生提供职业规划服务。
WSG高级职业顾问乔伊·康指出:"关键在于(掌握)工作所需技能,而非期待新雇主进行培训。"
她补充说,具备合适技能的毕业生对雇主更具吸引力,即使经历多次工作变动,企业也无需从头培养。
人力资源专家建议,年轻从业者在尝试不同行业时应避免盲目跳槽,而要有计划性地行动。
罗伯特·沃特斯(新加坡)公司经理柯丝蒂·波尔托克建议:"应当培养能随着职业发展持续增值的技能。"
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员工在拥抱人工智能的同时,更需发展AI无法替代的人际管理等软技能。
"但别忘了保持人性特质。AI不具备同理心、好奇心和实验性学习能力。"波尔托克女士强调。
她指出,企业已意识到员工不再像过去那样持续任职5-10年,招聘策略也转向更多采用临时工、自由职业者和"回巢"员工(离职后重返者)。
职场中期的"微退休"领英数据显示,越来越多职场人选择中期休假(或称"微退休")来调整状态、学习新技能或探索个人兴趣。
该平台亚太区主管蔡佩莹表示:"这种休假周期从数周到数年不等,反映出人们逐渐摒弃职业发展必须线性推进的传统观念。"
项目经理卓添(音译)在工作12年后于2023年辞职休假。"当时每周工作7天,工时很长。"这位39岁的受访者说。
其伴侣工程师林惠晶(音译)几个月后加入休假行列。"新加坡住房成本高昂,我们想尝试房车生活的替代方式。"她解释道。
这对夫妇用一年多时间环游东南亚。31岁的陈志良(音译)则选择创业作为职业间歇,他表示:"现在精神更饱满,周一恐惧症消失了。自主经营让我能更好规划时间。"
不过陈先生承认,长期休假的前提是有充足储蓄。专家指出,企业需适应因职业倦怠和优先级变化引发的"微退休"趋势。
蔡女士建议:"企业若提供相关计划,员工会更安心休假。这种间歇不应被污名化,而应视为成长、学习新技能或精神重塑的机遇。"
对卓添和林惠晶而言,房车旅行经历成为求职时的亮点。"它成了面试破冰话题。有时冒险确实会带来好结果。"卓先生说。重返职场后,他们仍在为下次"微退休"——自驾前往英国积蓄资金。
林女士表示:"回归工作后,我们仍会抽空进行短途房车旅行。"
版权声明:本文由龙图智库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